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治疗方案之二:让守法者、有市场头脑者赢利

(2007-06-28 01:47:43)
 股市治疗方案之二:
让守法者、有市场头脑者赢利

2007-6-28 每日经济新闻

 

    钱财如水,逐利而行,市场是最后的赢家。

 

    当几年前股市资金义无所顾地回到银行,那是因为银行利率再低,也比放在股市被黑庄抢走的风险要小得多,而国有股市价减持则小所有投资者彻底丧失了信心,以为资本游戏是一场在合法幌子下有预谋的密西西比资本游戏,一句话,无论是对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股民是否具有投资头脑,股市都丧失了投资或者投机的价值,当大海里只剩下鲨鱼的时候,大海就成了死海。

 

    股改之后,资金蜂涌入市,那是因为投资者经过比较之后,认定投资股市收益远高于在银行负利率下挣扎求生。最重要的是,通过股改与市场秩序的整肃,投资者相信以往的攫取性股市暂时不会噩梦再现。

 

    任何想让攫取性股市借尸还魂的做法都会遭到市场的无情回击,尤其在中国股市经历了十多年的跌宕起伏之后,双方的博弈手法已经日臻纯熟。

 

    根据上述事实做出的判断,其实是肯定了一个前提,即每个投资者在面对自己的利益时都会进行理性选择,而政府此时的做法是让游戏规则明确再明确、公平再公平,股市是一个只能让守法者、有市场头脑者赢利的市场,而不是一个以按照与特权者的关径距离决定赢利多寡的市场。

 

    依此而行,我们就能对政策的利好利空做出精确的分析。

 

    就货币政策而言,取消利息税是还利于民,对股市影响中性。如果市场传言利息税减半属实,一年期存款税后利率变成2.754%,提高了0.306个百分点,对于居民来说基本相当于加一次息(0.27个百分点),这一利率仍然利于五月份CPI的数字,如果全部取消,则相当于加息两次有余,幅度极大,稳健政策应当不至于如此激进收。取消利息税对于银行股而言是利好,首先有利于银行股,其次不会对企业融资产生实质影响。如果政府选择加息,并且像以往一样存款利息上涨幅度小于贷款利率,实行存款利率下幅贷款利率上浮,则是以扩大银行存贷差的办法,与民众、与企业争利,同时以父爱主义削弱银行竞争力,是对股市的极大利空。

 

    一个好的市场是守法者得到奖赏、违法违规者受到制裁的市场。股改后监管举措层出不穷,净化市场成为重中之重,对于内幕交易、借壳、大小非减持等有了严格规定,移交司法机构处理屡见报。但是,目前股市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恐怕还不止是内幕交易,而是对于特权企业的制度性保护。比如,将权证的创设权赋予创新类券商,表面上是为了减少市场风险,实际上却成为一个永不枯竭并且可以自由调控的生财之源。同时,以这些券商净资产要满足创设所需,不得不在创设之后加以注销,继续创设新权证,在各权证之间放了火之后再救火,这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工作,着实令人费解。上半年A股IPO募资1232亿,由13券商分享2/3份额,这无疑宣告了我国投行与证券经纪垄断时代即将到来。

 

    又如,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以土地储备规模衡量经营能力,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价格节节攀升,如果不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储备,经营能力与实际收益均会面临严重挑战,谴责开发商囤地相当于谴责他们按照市场逻辑行事,无疑是荒谬的。只要他们的融资与给付符合法律法规就行。

 

    笔者身边不乏炒作权证的朋友,也不乏投资房产的朋友,他们之所以把风险提示当成反向指标,无疑是因为以往照提示行事的结果,常常是踏空行情,受到市场的惩罚。他们因此成为人们眼中的投机者。

 

    一个健康的市场奖励的理应是市场头脑与专业精神,而不是内幕消息的代言人。在股市中,专注于行业发展、具有经营头脑的高管团队领导的实体企业会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成熟市场常有屹立数十年甚至百年不倒的上市公司,堪称白金股票,可口可乐、汇丰莫不如此,当标准石油发明出安全的石油运输方法解决世界难题时,有谁会怀疑这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

 

    但我国股市中的上市公司却常常出现悖反,同城企业上市稍见起色,便有行政之手出面合并,让他们做大做强,由政府委派某官员担任高管,虽然表面上程序合法,却违反了市场优胜汰劣的本意。更糟糕的是,对于中小股民的隐性剥夺无处不在,红筹股回归价格远高于境外上市,中远、中人寿境内外上市价格天悬地隔,如果说这还有当时A股容量小种种客观原因,那么,在国内攫取利润在海外分红,在回归A股过程中对于中小股民的购买需求不屑一顾,上市公司或者国企资金运用信贷能力打新股等行为则不可原谅。

 

    一方面,为减少关联交易提倡集团上市,在母公司私有化过程中做低资产损害股民等事件一再发生,另一方面,又有公司宣称将旗下四家子公司上市,难道为的就是日后再次私有化时方便混水摸鱼,或者是中国上市成本与投资者利益便宜到一钱不值?

 

    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上市公司,最好的市场并不是让所有人赢利,而是通过优胜汰劣让有专长者生的市场,这样中国的专业投资人士、有能力的公司才能获得支撑,那些优秀的上市公司与基金经理才能脱颖而出;最坏的市场是逆淘汰的市场,守信者、有能力者无法获得生存土壤,而一些违规做庄者成为赢利英雄,滥竽充数者混迹专业队伍之中,并且继续以专业的面目误导大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