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还不具备住房抵押证券化基础

(2007-03-16 00:56:22)

我国还不具备住房抵押证券化基础

2007-3-16  每日经济新闻

      就在国内金融机构掌门人热衷资产证券化时,美国人用活生生的反面教材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两个星期前的黑色星期二本周二再次重演。受美国次级贷款坏帐,以及2月份扣除汽车的零售销售数据间外下滑的影响,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及标准普尔500指数的跌幅分别为1.97%、2.15%及2.04%,连累国际股市,欧洲、日本、香港指数大幅下挫。
      此次风暴起因于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恶化,业内高层称处于“流动性危机”之中。美国次级房贷是住房抵押证券化的一部分,专业贷款抵押银行机构提供贷款,而后证券化。
      美国次级房贷泡沫接近破裂。资本市场链条被打乱,引发市场产生连锁反应。次级抵押贷款危机遍布全美,在此我们看到一个资本市场的负反馈环。
      美国次级房贷银行组织表示,房贷呆帐金额攀升至四年来新高,房地产泡沫化现象逐渐扩散;路透社披露,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协会报告指抵押贷款中初步止赎按揭比率升至纪录高位。自去年12月至今,在100余家次级贷款公司已有30家宣布破产或停业,引发上市的次级贷款公司股票下跌,并拖累信评较佳的次级房贷机构面临存款户解约提现压力,进一步牵连到对这些公司进行投资的金融企业以及与抵押贷款市场相关的金融服务公司,汇丰、花旗、摩根大通和美银股价跌幅最大,从而带动投资银行和传统银行机构下跌。
      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企业新世纪金融公司面临破产使局面雪上加霜。不久前该公司承认正在接受联邦机构关于账目和股票交易的调查,12日宣布由于银行和其他投资者已经或准备中断融资,加上84亿的巨额债务即将到期,公司市值已经跌破1亿美元,接近破产。
      从房地产次级按揭市场吹出了一股飓风就此席卷金融与资本市场,当然,美联储的表态与经济数据也对投资者心里造成了影响。
      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客户主要是不能达到严格信贷标准的购房者,风险较高,不过在房价上涨时众人逐泡,也就成为股市利好。
      美联储说自己“没权监管”,让市场自律,大银行、大按揭机构纷纷抢滩,导致贷款质量每况愈下。次级按揭金额逐年上升,按揭者信誉逐年下滑。2003年3320亿美元,倍增至2006年六千四百亿美元一年,中低收入者靠按揭支付首期资金。美国相关机构连数据都没有,恶果是房市低迷时,坏帐纷纷出笼。而房地产低迷期往往也是经济冷淡期,引发连锁恐慌性抛售。
      美国政府部门放松监管的理由很简单:与银行资金相比,次级按揭市场份额不足一提。雷曼兄弟的债券投资策略分析师称,未来两年内抵押贷款坏账可能从目前的400亿美元上升至2250亿美元,不过相比美国国内贷款市场高达8.5万亿美元的总值,这样规模的坏账不足以影响美国整体经济。渣打香港经济师刘健恒也表示,由于美国次级按揭只占当地整体按揭市场约10%,再加上当地过去数年房地产行业就业人数(包括建筑就业),只占整体就业市场4%,所以不必过于担忧次级按揭问题拖跨美国经济。实际上,美国1989年7月至1991年1月的房地产低迷,也没有对经济全局造成影响。也许美国政府机构把房地产周期看成撇去泡沫的机会,也未可知。
      但把美国这样的资产证券化模式挪到房地产占据经济半壁江山的东亚来,就会造成灭顶之灾。因为东南亚、香港、日本、韩国的经济过于依赖房地产业,房地产信贷崩溃意味着金融系统与相关行业的崩溃,房地产财富一旦消失,赖以支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支柱也就倒塌,民众的恐慌将远甚于久经沙场的美国市场投资者。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业功不可没。
      要实现风险极大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有关政府首先得衡量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其次得保证房地产市场的资金链基本健康,并对按揭者的诚信有强力约束。以免邯郸学步,将一笔烂帐以证券化名义扔进股市,最后毁了股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