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基金净值排行榜上,某家一直秉承“只要有钱就要买股票”的基金公司,其旗下两基金从去年年末垫底的121、122名成为第一与第三,并在2009年以来已获得了约35%与27%的涨幅。可以显见,A股市场仍在创造更多的突破性数据。
是否可以证明这就是传说中的极品回归呢?一般而言,投资者评价一只基金的介入程度不外乎从以下几个层面:历史收益(即跑过大盘的比率)、市场走势、同类型基金产品(操作风格)、个人预期以及专家评价。当然,从市场上基民喊亏的表现来看,极少有人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选择基金的。
因为同时合乎以上标准的基金在市场上是几乎不存在的。再加上,基金公司在新基金发行及持续营销时,往往也能够以足以诱惑普通投资者胃口的“优美的歌曲”。诸如“精选各个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具有领先优势、具有技术优势、具有垄断优势、具有管理优势的龙头企业。”
市场上就容易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不顾基础经济数据的下滑开始玩火。数据显示,2月16日,两市成交量放出近期天量,合计成交已经超过2700亿元。前述笔者曾有言,“股市被操纵才天天只升不降。”可惜的是,仍有很多朋友对此不置可否。
不过基金经理的言论,以及基金说明书中的调子并不新鲜。且此类极具诱惑力的投资标的,每只新基金都会打造,当然并不是每只基金都能把它唱好,这是另一方面。
比如,近期中央在严查信贷资金流向,当然不论资金都去了哪里,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进与退的标准并不是中央所能够把控的。
索罗斯在《金融炼金术》中有言,(商业银行)所追求的,是在现行规章制度的框架之中求取利润的最大值,他们不可能拿出过多的精力来分析资金的行为对整个系统所可能产生的影响。
对于这些利益关系者来说,即便他们明明知道关于投资者的风险已经来临,但是他们的态度依然如前,索罗斯对此的解释是,“当一种趋势发展起来的时候,参与者们的处境往往不允许他们采取抵制的行为,即令他们知道这样下去将会酿成灾难。”
记得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的一句话,“这是一个被刽子手和诗人联合统治的时代。”两相比较而言,理所当然普通投资者会欣欣然向着刽子手的屠刀迈进。
在波诡云谲的资本市场上,究竟什么是诗歌,谁又是真正的刽子手,当一切喧嚣浮躁归于沉寂之时,更多的人才会感同至深。在这之前,他们一直以为自己就是那些创造奇迹的人。
对于任何人来说,沉醉于机构动听的诗歌,命运只能是被刽子手俘获。
索罗斯说,市场参与者的最高境界在于适可而止。在诗歌面前保持冷静,你才能够避免被后面的刽子手赶上的命运。
本周的《中国经营报》在一篇文章中,戏剧性地误把“公募基金”写成“公墓基金”,精彩!有心的人可以翻来看看。(尚志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