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见阳光
□ 张遂旺
滴水见阳光。从每一粒微小看到无限,从一滴水珠中看到折射出的太阳,从每一份平凡看到不平凡。透过一个普通的修车摊,让我,让许多人的心灵,对一位极普通平凡修车人,钦佩,喝彩!
前几天,笔者来到了市光辉路与永安街交叉口的人行道旁,槐树成荫,一对棋手在对弈,有一群人在观看,楚河汉界杀得不可开交。旁边有一个修车摊,是一位六十有五的老人,头发花白,名叫申书堂。从外表来看,人极普通,他的修车摊与同行相比,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申师傅正在为一位老大妈修电动自行车。我坐下来与几位年长者闲聊,话匣一打开,就犹如流水般地倾泻下来。
听着在老申的身上发生的一件件平凡朴素,影响却又那么不平常的好人好事,令人感动。
申师傅的家,离这里不算太远,大约有十多分钟的路程,每天他骑辆三轮车装载着所有的工具,车上常常还捎带着一辆旧自行车,旁人或许不知,这辆旧车却有申师傅的妙用。这天,一位中年人推着一辆自行车走了过来:“你快快给我修车,我还有当紧事要办呢!”申师傅不紧不慢地搭腔:“你把我的车先骑上去办事,待会儿你再来骑你的车。”那个人高兴地骑上申师傅的备用自行车走了,修车办事两不误。像这样的事,在老申这里不知发生过多少次。申师傅说:“虽然天天捎带旧车是个累赘,但顾客需要,带它已经习惯了。”
每天中午,老申回家吃饭的时间,总是比别人晚许多,不少人不得其解,申师傅微笑着道出了心中的秘密:“附近有两所学校,万一哪个学生的自行车坏了,急着回家该怎么办?”一天中午,附近一所小学的3个学生,满头大汗地抬着一辆自行车来到申师傅的修车摊前:“老爷爷,我们的车给撞坏了,您能帮我们修修吗?”望着3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申师傅说:“能。”他把孩子们的车修好了,一分钱也未收,3个小学生恭恭敬敬地给申师傅行了一个少先队礼,并一再说:“谢谢老爷爷!”申师傅自己也说不清为多少学生排了忧解了难。
有一天,一辆拉着铁钢渣的三轮机动车从他的摊点经过,走了不多远,因路面有个凹坑,将车上的铁钢渣洒落了一地。申师傅看到后,赶快借来笤帚清扫干净。有人说,你扫它干啥?又不是你洒的,扎了别人的车胎,你不是能挣更多的钱吗!老申说:“虽然不是我洒的,说不定谁还以为是我干的,名誉比金钱更重要。”
在他的摊点前,申师傅从家里带来多把小凳子。他说:“这凳子是专门为修车人准备的,咱修车总不能让人家一直站着吧!”有了这些小凳子,不仅修车人坐,路人和周边不少退休或闲来没事的人也常来这里小憩闲聊。老申还备上打气筒,骑车人随时免费使用。
一位老同志说:“人家老申还是全国劳动模范呢!”一句话引来路边许多人敬佩的目光。也有人插话:“怪不得来这里修车的人挺多的。”老申坦诚地说:“我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想利用自己的特长给大家服务。”
老申的耕耘、奉献、坚守,退而不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回家的路上,我在思索,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与伟大灵魂照照相,重在以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为镜鉴和标杆,经常照一照,比一比,看清楚自己和榜样的差距究竟在何处,真正弘扬他们的精神,努力做他们的传人,这就是老申引发我的联想。
(原载2012年11月20日《安阳日报》七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