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里音——情是何物

(2007-09-18 15:54:02)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艺术赏析

文学/原创

诗词

文字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元好问的《摸鱼儿·雁丘》,这首词的前面是有一段小序的: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邱。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邱词》。

 

很明显,这首词是托物言志的诗词,大雁殉情的事强烈的震撼了写词的人,所以便破空而来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陡发奇问。原意是在咏雁的,可是却从“世间”落笔,以人拟雁,作者的想象堪为新奇。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所以人若是如大雁“生死相许”,那将是何等极致的深情!这一想像不要紧,一下子被后世演绎了好多遍。

 

“红尘自有痴情者,莫笑痴情太痴狂。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看人间多少故事,最消魂梅花三弄!”

 

言情小说的掌门人,自然不会忘记那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但是后一句的“直教生死相许”,则被琼瑶阿姨巧妙的添了一字,变成了“直教人生死相许”,一下子,故事便真真切切的转移到人的身上了。

 

说实在的,看电视的时候,我总会听到人咏“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的句子,所以那时我以为这便是原句,后来无意间在金庸大侠的大作《神雕侠侣》中又读到这句诗,竟然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同样是大家,到底那一个是真正的引用呢?疑问驱动使然,索性到网上搜了一下,这才知道原句的模样。

 

其实琼瑶阿姨的改动我是喜欢的,一是从句式上可以使诗句脱离了原词,存活下来,得到流传,不然王蓉也不会在《我不是黄蓉》里念唱“那天我看到你便想起神雕侠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道理”,不过她搞错了,金庸大侠很严谨,说的是“直教生死相许”,不是“直教人生死相许”。

 

其实这首词还有好多句子是我喜欢的,比如“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只影向谁去”,“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都写的很有深意,即便是用在人的身上,也同样可以感人至深,但相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那被人们颂咏千遍万遍的一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郴世纷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