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感悟随笔文学/原创文字诗词 |
|
|
|
|
|
“剑煮酒无味,饮一杯为谁,你为我送别,你为我送别。胭脂香味,能爱不能给,天有多长地有多远。你是英雄就注定无泪无悔,这笑有多危险,是穿肠毒药。这泪有多么美,只有你知道。这心没有你活着可笑。这一世英名我不要,只求换来红颜一笑!这一去如果还能轮回,我愿意来生作牛马!也要与你天涯相随。” 当《荆轲传奇》悲哀落下帷幕的时候,《红颜》的音乐悄悄响起,或许武侠剧的片尾总要有这样儿女情长的曲调来做收场,与别的武侠剧不同,这一次是英雄自己来诉说内心的儿女情思。 《红颜》的词曲都是胡彦斌一人完成的,不能不说他的作曲作词功力还是不错的,只是头一句的“剑煮酒无味”,实在有些让人费解。我是这样猜想,所谓的“剑煮酒”应当是“焚剑煮酒”的省略。 “焚剑煮酒”出自两个典故,“焚剑”,也称“燃剑”,语源自“铸剑为犁”。语本《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放牛马於原薮,室家无离旷之思,千岁无战斗之患”。,是销熔武器以制造田器的意思,象征着放弃争战,立心和平。而“煮酒”自然是取材于《三国》里的“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两个词合在一起可以这样概括:和平年代里缅怀英雄故事。 《红颜》里的这次缅怀似乎是对往事的一次回首,也是一场最后的别离,要知道荆轲的前路除了死,别无其他。成功是死,失败也是死,总之他是必死无疑的走这一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我感动的却不是荆轲的决绝,而是樊於期了无牵挂后的大义凛然,为了博取秦始皇的信任,他竟割下自己的头颅交于荆轲,是仇恨吗?是的,是他和她木瓜相约的破碎,是她的离去,没有了她,他活着是那么可笑,所以拼的这一世英名他不要,只求为爱人报取血仇。 其实荆轲失败也好,成功也好,再他踏向死亡之路的时候,他就已经成为了英雄,而樊於期的死,真的是更显侠骨女儿情长,为了寻求一个机会,他竟然甘愿死无全尸,除非有英雄之气概,除非有儿女之柔情,他会这样么? 我记得有过这样一句话:当危险来临之际,你已经没有喊痛的权利了!是的,当大难来临之际,当复仇机会来临之际,他们已经没有什么选择了,等待也是死,拼一把也是死,若是他们的死可以换来更多人的活,拼一剑报了所有的仇恨,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呢?这场必死无疑的赌局,他们别无选择的参加了,可惜的是,他们还是输了。 有时我在想,若是当时他们真的成功了,是否战争就会就此打住呢?想必仍是不会的。不知秦始皇在“焚剑煮酒”的时候,是否还曾记得那一个提着人头的刺客,是否也曾为他和那个断头的樊於期英雄之气所感叹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