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教育时评 |
分类: 杂谈 |
下午,看到一个爱戏的大学生被另一个可能也是大学生的同龄爱戏人污言秽语辱骂。偏还网上都认识。
当时看愣了。因为不知道这事要不要管,该怎么管。
人到中年,做事是比较谨慎,不想再跟年轻时那样只要占理就遇佛杀佛遇神杀神,得考虑年纪了,有些事不宜做得太难看。
现在的孩子,很多从小娇生惯养,外人给指出些不足尚且可能破口大骂,更别说严重一点的当面——哪怕是网上——批评了。
要是骂人的孩子不买咱账,我能怎么办?拼谁脏话拿手?不成。人到中年,轻易不能那样散德性。
当然,要是车到山前没有退路,那也只能碾压过去。
方才得知,骂人的那位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删博了。
但这事还是得说道说道。
事情的起因,是被骂的大学生在他所在音乐学院的活动里打快板儿和清唱京剧《贵妃醉酒》借来了一身绣花或是印花的改良对襟长衫当演出服。
骂人的一方看这身衣服很不顺眼,认为是脂粉气,是卖风流,然后根据他自己的浮想联翩编出一连串的污言秽语,极尽侮辱之能事,大抵是把对方当成了过去到现在灯红酒绿里的某些下九流。
看不顺眼很正常。穿长衫演出的,还是曲艺演员居多,而且在比较崇尚传统的一些年轻人看来,连素色的酒红、宝蓝等都要算作异类,带花甚至是改良款式的长衫当然就更是异类中的异类了。
我在朋友圈看到这身照片时,我也觉得不太传统,觉得未必算得好看,但作为艺术院校学舞美的大学生,那样尝试下也未尝不可。而且昨天在微博看到上海京剧院一位著名净行演员也晒出一张印花长衫的照片来,这总算不得娘娘腔脂粉气了吧?何况被骂的那个孩子也并没什么脂粉气。
挨骂的孩子为什么穿这身?因为身处东北某市,身材比较高大的他租不到像样的行头,暂时也没钱做。大约1月份时他告诉我,准备4月初活动时化妆清唱《太真外传》的“纤云弄巧”一段。我觉得这段不适合初学者,但是年轻人喜欢,也别打击。他嗓子很好,太真外传的穿戴简单,扮相也没问题,尝试下登台是好事。就给他顺了一遍这段,没有细说。孩子还是很高兴,发朋友圈表示感谢。这是一个很懂礼貌的年轻人。
今天是他演出的日子。因为《太真外传》别人不熟悉,要他还是唱《贵妃醉酒》。这下行头就作难了。没有行头,难道穿平时的便服上台么?他想了又想,借来前面提到的那身改良长衫,登台清唱了,顺便拍照发到微博和朋友圈。于是就惹来了一番污言秽语的臭骂。
他没有还口。因为他认为素质的底线还是要守的。至少第一次要守住。
他没有演唱那些造魔的作品,就是老老实实清唱了一段京剧顺便发了几张演出照片,也没有花枝招展忸怩作态,就凭一身可以看作时装的改良长衫,被污言秽语侮辱。
请问骂人者,您的戾气何来?
好好想想。
想不通的话,看看《三字经》。
学唱歌的徒弟准备上课了,不多说。就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