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比赛

(2007-10-25 21:15:54)
标签:

艺术赏析

京剧

票友

大赛

分类: 中国戏曲

  近一段时间,有很多朋友问我有没有参加央视的第三届票友大赛,成绩如何。在知道我连初赛都没有通过时,几乎每个人都很惊讶,认为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其实这个结果早就在我的预料之中,报名的时候已经略有察觉,只是不愿意在这种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上劳神,一切顺其自然是最好的结果。

 

  90年代以前的票界很单纯,票戏只是为了爱好,似乎没有什么人关心座次问题,只在台上较劲。91年第一届和平杯京剧票友大赛开了票友擂台的先河,拿奖成为许多票友梦寐以求的目标。到如今,不管去什么地方,填表内容都是大同小异,不关心你学了什么,只关心你有没有获得什么奖项,甚至在去年参加央视改版后的《过把瘾》填表时也有这样一项内容:“曾获得何种奖项。”93年和去年填写央视的报名表也都是如此。似乎谁没有拿过奖,就不配称为名票,甚至作为一个普通的票友都低人一等,因为许多连尖团字都不知为何物甚至音准很差的票友也拿过奖,而且拿这些东西来跟你炫耀。在某些人看来,唱了多年的戏,一个像样的奖没有拿过,这人的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很不幸,我这人水平实在是低得可以,而且似乎专门和各种奖项犯冲。除了十几年前的大学二年级拿过一个校内戏曲比赛第一名(并因此在随后的天津市大学生戏曲汇演中得遇我票戏生涯中第一个贵人老董,由他引荐我才进入师大京剧团参加活动,并在毕业前夕得遇董的老师郑光信先生),还有就是前年在本市一次戏曲(不只是京剧)比赛中获得了一个名为“优秀奖”的参与奖(拿个参与奖就不错了,我早上一向嗓子不开,比赛偏偏就在早晨,只好临时换段子,《生死恨》的二黄换成了《霍小玉》的二黄慢板,可是嗓子还是奇差)外,可以说是一无斩获。2003、2007两届央视京剧票友大赛,都是报的清唱,第一次是给央视寄去录有两段《太真外传》的录音带,不知为什么直到去年才被《过把瘾》栏目组打开,终于得见天日;最近这次因为时间仓促不及准备乐队和彩唱,匆匆用现成的伴奏录音唱了《杜十娘》、《霍小玉》各一段(上次《太真外传》没能通过,我觉得有些晦气,不愿意再录这出,其他梅派张派的伴奏不是太长就是太短,或是太平,只好唱荀了,录音在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7e63e901000ag0.html),做成CD交到天津的报名地点,当时还被询以是不是分在花旦组(我很怀疑清唱的花旦组是不是还有其他人),并问我常淼报的《双狮图》(写明唱的是徐宗)、《监酒令》是不是老生,闹得我真是哭笑不得。我从在外地电台工作的朋友讲述的经验推测,今年央视的比赛,天津这边第一轮的筛选大概就是和这位问我问题的工作人员差不多的人物了,我的唱法是学老荀的,肯定会被认为是“不像荀派”的异类。原先报名的打算也只是去玩一圈,多认识些唱得不错的朋友,不过进不了复赛,连公开演唱的机会都没有,这个小小的心愿自然也就无从达成了。去年和平杯倒是交的彩唱录像,限于自身水平和扮相的错误(衣箱老师拿的行头不对),也是没有通过第一轮的筛选。我的水平不高,但是也不太低,报名三次都不能通过第一轮,彩唱还可以说是身段欠佳扮相不对,清唱连连败给明显差了好几级的人,这就是很好笑又值得玩味的事情了。

 

  是比赛就没有绝对的把握,比赛结果是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产生的。虽然有水平差些的进入复赛,也有不少高手意外落马(如天津某青年程派名票的落马就相当不可思议),但是实力强劲的选手也多的是,南京的彭林刚,河北的谢忠、张子良,以及天津的“忽悠姊妹花”等都进入了复赛。每天上班,看不到比赛录像,只听到一些朋友一边慨叹电视里某地入围选手水平之差,一边期盼快些看到高水平选手的出现,自己没有亲见,也不好全信,只能等以后有机会看到再说了。不过仅就网上看到的部分复赛视频来看,北京、天津、上海赛区都有一些选手的水平让人不敢恭维(当然以前获得央视或和平杯大奖的选手也偶有这种水平的,不知何故),远不能代表这一地区的票戏水平。比赛,说到底不过是一场游戏而已,不可不认真,不可太认真。屡战屡败算不上什么丢人的事情,戏是唱出来的,唱好唱坏听者自有公论,奖项并非唯一的考察指标。也许以后的和平杯或央视比赛我还会报名,目标还是一个——以戏会友,能够认识到一个谈得来的朋友就是赚到,比赛结果随它去吧!我还就不信了,这辈子还能始终通不过比赛的第一轮?哈哈!努力!加油!加……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