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京剧男高音女高音杨宝森余叔岩言菊朋谭派梅派张派多派 |
分类: 中国戏曲 |
不管水平高低,玩票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有嗓子和没嗓子的,当然五音不全、根本唱不准音者不在其列。按态度也可同样分为两类——认真和不认真的。水平高低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我们是否有自知之明,是否有提高的空间。
这里的自知之明含义很单纯,指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在决定演唱什么行当、流派之前,您真正了解自己的嗓子吗?
对于票友来说什么叫没嗓子?我的理解是嗓音天赋不能胜任戏曲演唱。嗓音的天赋包括音色、音域和音量三方面。音色难听、音域狭窄或嗓音盖不住乐队的都可以归入没嗓子一类。有没有嗓子和高音能力不是一个概念,如许多人认为京剧大师杨宝森、周信芳嗓音嗓子不好,那是偏见,嗓音洪亮挂味儿、演唱水平高超的怎么会不是好嗓子?
先说没嗓子的朋友。不认真的无所谓,自娱自乐,唱好唱坏与别人没什么相干。然而这部分朋友一旦认真起来,那股劲头着实让人肃然起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嗓子不好,扮相也不出众,但是功夫下得深,字字真切,做派不俗,照样赢得了好评。这且不言。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主要是有嗓子的朋友。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相同的嗓音。然而,声乐界的前辈为我们归纳出了大致的几种声音类型,这个分类可以较好地指导我们可以唱什么,不可以唱什么,哪些是可以偶然尝试但不能过多涉猎的,从而避免事倍功半、徒劳无功甚至毁坏嗓音的情况发生。
根据人的歌唱音域,女性嗓音大致分为女高音、女中和女低音三个声部,男性嗓音也大致分为男高音、男中和男低音三个声部。在每个分类中又可根据其在自己音域中极限高低音的表现再分为两到三类。现实世界里低音声部是极其罕见的,更不要说有歌唱天赋的了。由于生理特点的关系,中低音出色的女性比男性要少。国际上优秀的女低音歌唱家百年来屈指可数,男低音略多一些,好象也没超过两位数。中国国内的优秀男低音更是凤毛麟角,好的女低音则可以说根本没有。中音声部比低音声部的人数来得多些,但在自然人群里还是为数甚少,尤其是好的女中音非常之少。大部分有歌唱潜质的人还是属于高音声部,可惜大部分男高音终其一生也没练出出色的高音,因此男高音声部又被戏称做“难”高音,而女高音的高音往往是与生俱来的。
就未受训练的嗓音来看,一般情况下,音域在c1-a2的为男/女高音,bb-f2的为男/女中音,g-d2的为男/女低音(男声的自然音域比女声低一个八度,这里男声的音高是移高八度记录的)。经过较好的声乐训练,音域会向上下两端拓展一些,但不会无止境拓展下去。一般情况下,训练有素的男/女高音可以达到c1-a2(c3),男/女中音可以达到a-f2(g2),男/女低音可以达到e-d2(e2)。一些低音特别好的低音歌手可以唱响c甚至更低,另一些天赋极佳的高音歌手可以唱到e3以上。对于部分音域特别宽广的人来说,判断其声部不能仅从能唱多高多低来看,而是应详细分析其在不同音高上声音的饱满度和控制能力,找出最具光彩的一段音高范围,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答案。从整体上来说,低音声部是唱得最响的,声音也最宽、最浑厚,低音区给人以震撼的感觉;中音声部次之,声音没有低音声部那么响、宽和浑厚,但是高音比低音声部轻便些,特别是男中音独有的“威壮音”是其他声部所不具备的;高音声部的声音在响、宽和浑厚的程度上比中音声部又逊一筹,但是音色明亮,高音灵活,穿透力强。
每个声部内又有高音较高或低音较好的不同类型。高音声部可分为嗓音最纤细、高音最灵巧(唱得最高,当然同时低音也最弱)、音量最小的高男高音/花腔女高音(可唱到c3以上),嗓音宽窄适中、以强弱变化见长、音色柔美、音量适中的抒情男/女高音(其中又可分为大号和小号嗓音两类,嗓音较窄、音量小而高音灵活的称轻抒情男/女高音,嗓音较宽、音量较大的称重抒情男/女高音),以及嗓音最宽、中低音较结实、高音辉煌犀利但不那么灵活、音量最大的戏剧男/女高音(低音可到g,高音一般只到c3)三类。中/低音声部大致可以分为高的中/低音声部和低的中/低音声部两类。高的中/低音声部高音较轻便,声音较明亮;低的中/低音声部低音更结实,声音更宽厚更响。其中高的女中音习惯上又称为次女高音。
附表:钢琴音名示意图
由于唱腔风格的关系,早期的京剧完全是男高音的天下,即使是青衣和老旦角色也全由高音出色的男高音来扮演。坤伶的出现带来了一场革命,雪艳琴(旦)、新艳秋(旦)、杜近芳(旦)、罗慧兰(旦)、孟小冬(生)、李鸣岩(老旦)、齐啸云(净)等一大批有才华的女演员为京剧舞台增添了许多色彩,她们的嗓音类型多是大号的戏剧女高音、重抒情女高音或次女高音,可惜她们的唱法仍然没有脱出男子唱法的窠臼。不可否认,由男性创立的京剧唱法也唱毁了许多女演员的嗓子。直到杨宝森出现,京剧史上才真正开创了男中音担任主演的先河。到目前为止,男低音和女低音在包括京剧在内的戏曲舞台上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在没有电子扩音设备的时代,声音的响度对于京剧演员非常重要(虽然由于汉语咬字特点的关系,京剧演员很少会如金少山那样放开全部共鸣,因此嗓音的洪亮程度往往略逊于美声唱法),京剧的唱法也更适合戏剧男/女高音,嗓音细窄的花腔女高音根本无法胜任主演。由于在老戏园子看戏的老百姓没有听歌剧那样安静的习惯,多是一边吃喝一边喧哗说笑,噪音之大甚至盖过了台上的声音,嗓音尽管打远但是音量偏小的轻抒情男/女高音(如余叔岩、晚年的言菊朋和早年的李世济)也很难讨得了好去。余叔岩和言菊朋曾被一些苛刻的戏评家谑称为“余三排”、“言五排”,音量不足以贯满全场的杨荣环、李世济、方荣翔等名家也只有在地麦盛行且胸麦开始流行的80年代才得以真正走红。
闲言少叙,还是回到学唱的话题上来吧。每个有歌唱天赋的人都要受到嗓音条件的先天限制,在追求演唱水准的前提下,不可能随心所欲想唱什么唱什么。什么样的嗓子能唱京剧?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京剧演唱的应用音域好了。
谈到音域之前,还是先说一下京剧的调门。调门不可太低,低到连琴码都掉到地上无法伴奏;当然也不是越高越好,尤其是女演员唱到G调以上时很难保证声音不尖锐刺耳。今天京剧不如越剧、评剧等地方戏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就是歌唱音域过高,与人们生活中的语音相差过远,亲和力先天不足;同时今日也很少有人去下苦功喊嗓练声,自然无法把窄嗓子练宽一点,更不能杜绝高音的毛刺。前些年,天津某大报曾撰文称赞三位演员可以把《二进宫》唱到两个眼——估计是记者瞎吹的吧,二黄两个眼不是乙字调A调么?赶上唢呐二黄了——这老三位可绝不是什么宽嗓子的典范,本来就窄的嗓子在那么高的调门下歌唱该是怎样一种恐怖的动静?因此,京剧的高音还是适可而止的好,不要再挑战老百姓的心脏和神经是否足够坚强了。
一般情况下,京剧的二黄部分,旦角、小生调面在bC~E调之间,生、净、老旦、小生调底在bE~G(A)调之间;西皮部分,旦角、小生调面在bD~F调之间,生、净、老旦、小生调底在bE~G(A)调之间。在这个调门范围内,旦角、小生最低唱到bD,最高唱到b2;须生、老旦最低唱到#f1,最高唱到g3;净行最低唱到#f1,最高唱到bg3。
前面我们已经把高音区不够发达的男/女低音排除在外了,好在这种嗓音实在是可遇不可求,一般不用担心,万一是低音嗓子又有歌唱天赋的去唱歌剧估计会立马成为歌剧院竞相争取的抢手人物。女中音和男高音的音色有些许相似,可以学唱须生、老旦和净行,高音好的也可以学青衣。男中音因为高音较弱,中音区却坚实有力,先天上就具备了沉雄的气度,学习高音较少的须生的杨派和麒派较为适合,不过这两派创始人的调门也自不低,一般得是高的男中音才比较胜任。
大号的重抒情或戏剧男/女高音如果训练得当可以学习任何行当(小生和净行还必须有好的龙虎音)和除杨、麒两派须生以外的流派(学嗓子宜窄不宜宽的余派、言派不太适合)。很可惜,男高音的高音不是那么容易练出来的,许多尚未解决喉位高、音色偏假问题的男高音只好去唱小嗓的青衣、小生(我就是其中一例,尽管我最向往的是金少山那样的大号铜锤嗓音)。音量较小的轻抒情男/女高音按旧传统是没有资格担任主角的,好在打破这个大嗓门神话的余叔岩、言菊朋为他们提供了最佳摹本,同时现代的扩音设备也为他们弥补了音量的不足使其可以有更多的行当及流派选择。
选择学习的行当和流派一定要根据自己嗓音的实际情况,在音域适合时还应注意到流派本身是否适合自己的嗓音特点,至少应有一个音接近该流派的创始人或重要传人。马派的调门虽然不是很高,但是音色甜美,唱做上都给人以飘逸的印象,太宽太沉重的大号嗓音和男中音显然不适合。杨宝森的中音区有一种沉雄的气势,只有男中音可以体现出这个特点,而中音区不够饱满的高音嗓子是无法训练出来的,男高音唱杨派只能是貌合神离。同样是高音嗓子,谭派和余派、言派却有着鲜明的差异:谭派嗓音宽亮酣畅,适合宽嗓子的重抒情或戏剧男高音;余派、言派玲珑工整,适合窄嗓子的轻抒情男高音。净行里,实大声宏的金派无疑必须是戏剧男高音才看胜任;有“小铜钟”美誉的王泉奎一脉非常适合抒情男高音来学;裘派则适合嗓音宽厚的大号抒情/戏剧男高音或高的男中音来学,不适合窄嗓子的轻抒情男高音。旦角的梅派因为了有梅兰芳、梅葆玖、言慧珠三种被认可的风格,除花腔女高音外的任何高音声部类型都可以学习。程派的分支更多,加上胸麦的普及,几乎从女中音到花腔女高音的几种嗓音都可以学习。尚派、荀派都适合嗓音宽亮者来学,但是嗓子窄一点也没关系。尚派对高音的要求更高一些,必须是男/女高音才可以;而荀派对声部的要求没那么高,男/女高音之外,由女中/低音来演唱荀派也许会是另一番风味(前提是具备发达的小嗓)。张派因为只有张君秋一个标准,嗓音不宽不亮的学了也是白学。如今的老旦都是多派,没有龚派了,嗓子窄的小号女高音唱来不够解气,还是大号女高音或女中音来得好些。
总之,如果想学好京剧的唱,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嗓子的行当、流派,否则即使不是白费力气,至少也会事倍功半。我自己最想唱的是金派,可是我能吗?不能!我倒是敢拿纯小嗓或者大嗓D调来唱铜锤腔,可那成什么玩意儿了?我可不想跟5月份菲律宾那个倒霉的跑调麦霸那样被人干掉!能把梅张荀三派的部分段子唱得不太丢人已经是难如登天的事情了。人贵知足,我认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