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去了群艺梅派小组

(2007-06-02 22:59:00)
标签:

京剧

分类: 中国戏曲
今天上午家里安上宽带了,上网看了下6月19号北京纪张的录象,我的镜头不全,听自己那段《骂殿》的音频时感觉比我想像中要好,个别地方没处理好,不过在那个高手如云的场合中,我的发挥水平倒还拿得出手,没有现眼。
和郑师有多日未见了,下午和老董、小李一起去了群艺,本想可以在群艺梅派小组碰到他,把刻给他的光盘带来了。很不巧,郑师今天血压偏高,在家休息未能到场,希望他尽快恢复健康!
今天老董大部分时间是在操琴,只唱了两段。第一段是《麻姑献寿》“瑶池领了圣母命”,他今天闹口角炎,上火,口型不敢大动,唱得倒比近年的哪次都好,很纯正的梅派音色,音质比我瓷实得多,当时我想用MP3录下来的,可惜没来得及。第二段是《天女散花》“悟妙道好一似春梦乍醒”,也在水准之上,这都是他在90年以前就唱熟了的戏。本想录第二段,老董把我MP3的电池抠出来,不让录。老董能戏极多,烟酒不忌外带拉琴都没怎么影响嗓子,操琴时的机变能力更是超强,让学文场的兄弟们佩服不已。
我今天唱了三段,第一段是《醉酒》的头段,到“不觉来到百花亭”止,这几天天天熬夜,嗓子不在状态。第二段是《西施》“提起吴宫心惆怅”,这段还不错,高音好多了。第三段是《西施》的“水殿风来”,音色已经调整得比较理想,音量也放出来了。张姐在旁边听我和师兄演唱,很是感慨,说京剧旦角还是更适合男性来唱,很容易就可以洪亮,而且声音很有张力。我解释说是因为发音器官的不同造成的,实际上我和师兄早年在喊嗓练功上下过多少功夫只有我们自己清楚,刚开始唱时嗓音一样是盖不住弦的,倒是近年荒废了许多,理解上虽有提高,但嗓音的质地和音量都不及当年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