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耆老:漂在海外的夕阳生活(1)
(2012-06-11 12:07:18)
标签:
美国华裔老人晚年生活养老杂谈 |
分类: 漫谈 |
(不久前接到一个命题文章,让我写写在纽约生活的华裔老人家的晚年生活,因时间有限而匆匆落笔,写下不少的文字。面世后,还是觉得应该保留原稿,也算是对自己某段经历的记录吧,所以放在自己的电子日子里吧。)
一部平淡得让人感觉有些闷儿的香港电影《桃姐》,不仅夺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的殊荣,也斩获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的五项大奖。尽管影片波澜不惊,但温馨的主仆情,以及作为一部以老人生活为视野的影片,在获得各种赞誉、奖杯与票房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养老问题的关注。而日前正在大陆院线上映的老年励志片《飞越老人院》,里面那些为逃离孤独生活而寻开心的老人们,也如同桃姐以及千千万万在海外生活的华裔耆老一样,都渴望能过上美好、幸福的晚年生活。但生活就是生活,有些如人意,有些却事与愿违,尤其是在海外经历着不同文化、不用语言、不同习俗、不同理念,甚至不同价值观冲击的华裔耆老们,他们面临的老年生活也形形色色,不尽相同,由此也演绎着不同的漂在异乡的夕阳生活。
被儿媳诬告性骚扰的老公公
在华人的千年习俗中,有“养儿防老”的传统理念,由此也让很多华裔耆老对儿子们格外看待与呵护,有什么财产或好处都愿意留给儿子们来分享。但家住布鲁克林的72岁老翁曾老先生近半年的遭遇却让“养儿防老”改写成了“养儿坑爹”
来自广东台山的曾老先生移民美国后,一直与妻子在曼哈顿唐人街的衣厂做工,含辛茹苦地将儿女养育成人,尤其是在儿子结婚、成家、生子,且孙辈们也相继长大后,他本以为与儿子一家幸福相处的晚年生活就在眼前,不成想从去年底开始一切都变得面目皆非。
曾老先生说,噩梦开始于去年底,当他从大陆旅游归来发现自己的所有东西都被儿子、儿媳扔到了地下室后,自己的苦日子就开始了。接下来,他被儿子、儿媳以老父不交租为由逐出家门;随后为了达到将老父驱赶走的目的,儿媳还到法庭恶毒地状告老公公用锅盖打她,对她性骚扰,要放火烧屋,还欲绑架三名孙子等超过10 项指控,并还无耻的说老公公性侵犯她,包括抚摸她等,由此她向法庭申请了个人保护令。
但后来的调查证明,被诬告攻击儿媳的曾老,在儿媳向法庭提交的被殴打的那日恰好是中国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他受邀外出和朋友们欢聚喝茶,不在家的铁证让儿媳遭老公公殴打的诬告不攻自破。而儿媳提出的其他骚扰,老人家也有每天去老人中心、每天签到两次的证明而驳倒儿媳。
对于儿媳的指控,曾老先生表示,儿子、儿媳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将自己赶走,实现独占他们目前所居的那栋三家庭的楼宇。另外,曾老还有一个40多岁的大女儿,儿子、儿媳也担心日后家姐来争家产,那么只有“除掉”老爸才能免除后患,因而上演了一场“坑爹”的闹剧。
说到这栋房产,曾老先生说,他和老妻以及一对儿女于1993年移民来美后,靠在衣厂辛苦打工和省吃俭用积攒了6万美元,之后于1999年在布鲁克林湾脊地区购买了一套合作公寓。后来儿子结婚,孙辈出生,为了儿媳孙子,他和老妻将合作公寓以15万美元出售,儿子交了5万美元,他们又在该区以20万元的头款购买了一栋47万美元的住宅。
之后孙辈增加到3个,他和老妻为了一家舒适,于2006年将第二套住宅以56万5000美元的价格出售,在同一区以83万美元又购买了一个三家庭住宅。为此他们和儿子共付了33万元的头款,贷款50万元,每月还贷款3100元,但其中的一个单位出租收租3250元,因此儿媳每月还有额外的收入。但问题是,曾老说,他轻信了儿媳,住宅以儿子和媳妇的名分购买,两老没名没分。而老妻在2010年因病去世后,他的好景不再,儿子和媳妇开始千方百计地驱赶他。
接到求助的非牟利机构---华策会挺身而出,为曾老先生伸张正义,并为他提供了各方面的帮助,包括心理辅导等。而不孝的儿子和儿媳迫于舆论压力,也同意将老人在购买第二套房产时支付的头款中的13.5万元退换老人,但条件是他必须搬走。
一栋拥有三家庭的楼宇却容不下一名老父亲,一想及这些酸辛的遭遇,曾老就说自己的心在流血,并怒指儿子、儿媳丧尽天良。他说,自己为什么要走?为什么要搬离?他一生的血汗都在这里,他和老妻将一生的血汗都给了儿子一家,自己能走到哪里去呢?
睡在地板上的华裔老人家
65岁的孙老先生来自福建福州市,他自称来美前在国内是蹬板车的,虽不能旱涝保收,但收入不错,在国内也有很大和很不错的房子。一年多前,儿子申请他们老两口移民美国,渐老的他也到了退休年龄,于是来到纽约,定居下来。
中国的老人一到退休年龄,想的更多的是颐养天年,以及如何享受健康、和睦的生活。但来美后的这一年多,孙老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现实生活让他常常感觉如同“身履险地”。对于记者询问来美后养老的生活如何时,他脱口而出的是自己几乎要将“老骨头睡散架了”。仔细追问得知,原来来美后,因家中居住的环境狭小且拥挤,他只能天天睡在客厅的地板上,日积月累,在国内蹬板车时落下的腿脚毛病更加严重了。
孙老说,并不是儿女不孝,让自己睡在客厅的地板上,相反他们老两口和儿女相处融洽,只是目前儿女都处在打拼阶段,收入有限,所以一家三代只租住了一个两室一厅的房子。说是两室一厅,其实在纽约的华人都知道,这里的很多房子都被华裔房东重新隔间改造过,不是真正标准上的两室一厅。所以大一点的卧室由儿子和儿媳住,小卧室由女儿带着小孙子住,那么他们老两口只能睡在厅里了。
孙老比划着说,这个厅只是两张餐桌大,根本不能放床,而他不忍心让老伴睡地上,每夜只得自己席地而睡,天长日久,好身体也会睡出问题来。但孙老并不埋怨儿女,说自己老了,想在这边找份工做做,都没人要,日常只能靠儿女养活着,而儿女们又是年轻刚起步时,靠在外面拼命打工挣钱养家糊口,既然自己不能创造财富了,就多担待些吧。
让孙老觉得“身履险地”的现实生活还有自己的看病和吃药问题。他说,在国内,老人家生病或不舒服,要去医院看病诊治,儿女们都能请假陪同前往。但在这边则完全不一样,遇到自己不舒服,儿女哪个也不能请假陪自己去看医生,因为是给人家打工吗,你提出请假,老板会把你炒掉,而找份工不容易,所以他从不敢让忙于工作的儿女陪自己去医院。
孙老还担心自己每天吃的各种药物,若哪天没及时从国内寄来而断了顿,则自己就要遭殃。他说,他们老两口刚来美国一年多,还不能享受这边的老年福利,也没有红蓝卡(美国联邦联邦政府为老人提供的医疗福利)之类的,所以目前罹患的各种老年病都靠从国内带药来吃。快吃完时,就让国内的亲友帮忙寄来,若不能按时寄到,则会影响病情。所以他日常特别留意药量的减少,以便及时补充。
对来美后的老年生活,孙老直感叹还是国内好,他说自己在国内有很大的房子,生活状态也很好。但现在儿女们都在这边了,为了全家团聚,也为了下一代,只能过一天算一天,放宽心态,接受现实生活而往前看了。
在一旁的太极师傅杨老先生也表示,在纽约华人社区,像孙老先生这样每天睡在客厅或地板上的华裔老人家不是少数。他说,还有一位老婆婆每天都睡在客厅里,因人老了一般都睡得早,但同住的儿子、儿媳结束餐馆的工作回到家都很晚,结果老婆婆往往被吵醒,遇到不高兴,几人还要争吵一番,有时儿媳还要报警,弄得老婆婆在几番争吵后,只能选择哑忍。嗨,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的残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