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批评 |
“人民群众”真的创造了历史吗?
2003年,当美国大兵被评为《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的时候,我写过一篇短文,批评过《时代》。大意是时代已经黔驴技穷,在极度无奈的爱国压力下,寻找了这么一个没有危险的集体人物。
无论Henry Luce多么伟大,或者时代周刊的创作人员多么了得,一个媒体不过是一个媒体,当它的作品成为一种世界偶像的时候,无非在说明这个世界的多元化资源多么匮乏。
在薛涌以时代的选择来代表这个年度(详见薛涌评论作品《你是历史的创造者》),或者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标准的时候,我觉得有两个前提必须被指出:
一、
二、
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来考察薛涌对于历史的创造者的分析的时候,的确感到很大的勉为其难:尽管我在读他的文章的时候,很享受他所带来的关于历史学界变迁的知识智慧。
关于到底是“伟人”还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问题,不仅仅是历史学界的争论,而且是政治学界和政治界的辩论。在最近这几十年里,整个历史学界都在感受“伟人史观”所遭受的巨大挑战。其最坚决的贯彻者时哈佛史学家保罗·约翰逊,他写作了多本的“人民群众”的历史,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美国人民的历史》。
尽管我不怀疑这些学者的根本真诚,但是我却一再地感觉到这个史观为政治界所阴谋使用的危机。事实上,“人民群众史观”屡屡被事实使用,从法国大革命,到中国的革命,到今天的美国选举。政治人物往往喜欢在各种场合下伸出手指,说“你”,让你以为他的成功是由“你”,以为真的是你创造了历史。但这些伎俩,都不过是让“你”入套,让“你”成为他的阴谋中的一部分。
回到互联网的历史里来。Web2.0确实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它使每一个人都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把整个世界都放在了一个民主的平台上来了。它打破了知识、资本、技术等等方面的界限,给每一个人创造了一个平等的机会。我在一个会议中,曾经听到了google总裁说了一句让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的话:互联网打破了知识垄断的权利,从而使每个人都有了学习的机会。这是我深信互联网和web2.0将是这个世界的未来,代表着世界的走向(尽管将来还会有更先进的产品和形态出现)。
但是机会永远是机会,而伟人仍将是伟人。我们来考察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发现多少个you,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留下的名字的,是比尔·盖茨,是尼葛洛庞帝,是葛洛夫,还是这些有名有姓的人。是他们创造了新的技术、新的使用工具、新的世界形态。他们仍然是这个时代中的英雄。历史,仍然是他们创造的,不是你我这样享用和使用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技术和产品的人。Youtube也好,google也好,amazon也好,或者是我发表这个文章的blog也好,并没有提供这个世界前进的动力,并没有创造新的哲学,并没有把这个世界往前推进一步。
如果你硬要说“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的话,当然,微软也有成千上万的员工才能成为世界性的大企业,google也要有人搜索才有意义,播客也得有人上传文件才有呈现。但就这,就让我们这些you成为英雄了吗?
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埃里斯写作的《建国兄弟:革命世代》中,披露了杰佛逊和华盛顿的一个本质性冲突:杰佛逊坚信人民群众史观,认为政治必须建立在人民的历史上,以人民为惟一的决策者;而华盛顿却认为,人在智力、出身、教育、品相等等方面的差异性,决定了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永远存在的,所以他坚持政治必须是精英与民主的一种平衡。虽然平衡成为了美国政治的基石,但杰佛逊的乌托邦却成为美国政治的一种公共表述。政治人物在内心里深刻地秉持着门第观念,而后在杰佛逊的乌托邦的旗帜后面上下其手。美国政治的高度媒体化,候选人的可看性成为选举成功的几乎惟一标准。杰佛逊所留下的负面政治遗产,就是美国政治日益虚假的堕落。
只有你承认华盛顿所指出的差异性,并且在这些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找对于精英阶层无限制发展权力的制衡,你才能够得到一种真正符合现实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从而不被“人民群众史观”的羊头所迷惑。
薛涌错乱的历史观所带来的危险,在于它给我们一个假象,以为真的自己能够创造历史的时候,使我们根本无从防范那些真正掌握权力的“伟人”们,用他们的知识、技术和组织来鱼肉我们。
1984也好,黑客帝国也好,美丽新世界也好,都已经早就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危险:这些创造了历史的机构、人物、组织,他们都有着无限扩大权力,从而控制我们的思想、行为和习惯,来满足他们的利润、权力等等方面的欲望的冲动。
这难道是一种臆想?看看今天微软的统治,看看今天英特尔的统治,看看今天国家权力对于公民隐私的无孔不入的窥探,难道还不够清晰吗?
我以为,you创造历史的表述,是“人民群众”的一种自大,是对这个世界滑向新独裁的默许,是给我们好不容易奋斗来的自由,套上了新的枷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