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白子画

标签:
写作白子画 |
分类: 平心看世界 |

一直都是个后知后觉的人,生性闲淡,不喜热闹,却在2017年年末岁尾追了一个剧——《花千骨》,居然被一个叫长留上仙白子画迷住了,不仅追得废寝忘食,竟然通宵达旦到东方露白。
尽管不是好色之人,尤其不好男色。骨子里始终信奉男人漂亮不当饭吃,好男儿行走天下靠的是品性,还是在最初被白子画超凡孤高,纤姿秀逸、眼落星辰的颜值迷惑了,才知道业内有个当红小生霍建华。然而,真正吸引我的是这个人物形象散发出来的气息,久违了,却又那么熟悉,忍不住看了又看,反复咀嚼,才惊讶地发觉,白子画诠释的原来就是中国传统男人的品性,流传了几千年的忠孝仁义:忠于职守,淡泊名利,含蓄内敛,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诚如我耄耋之年的父辈。这一发现让我激动不已,忍不住百度一下老照片,不用很远,六十年代以前照片就可以证明,那时的男人无论穷达,无论富贵,他们的面像多或严肃、或谨慎、或羞涩,都是中规中矩,鲜有张狂张扬的(所以特爱中国乔老爷在联合国大会上的那张照片)。
剧本写得好,白子画明明知道花千骨是他的生死劫,还是把她收为徒弟,我想打动他的是她的身世,她的单纯善良,她的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韧。无论是花千骨的蜀山求道、长留考试,还是花千骨的拼死保卫蜀山,都让白子画看到了最初的自己。白子画以一个长者的宽容仁厚接纳了花千骨,却不是怜悯,而是看到花千骨身上最宝贵的神性——舍己为人,为天下为苍生。
看这部剧不能用世俗的道德观念去衡量评判,这部剧本来说的就是大义,是责任和承担,生死劫,与其说是白子画的劫,不如说是白子画与花千骨的,白子画面对苍生与小我的选择考验的是神性,花千骨为救师父救朔风而导致妖神出世考验的亦是神性,虽然其过程与结局十万分地虐心,连我这个老心也被虐得不要不要的,满脸泪。当花千骨重塑十方神器、设计诱惑白子画用悯生剑刺杀了她;白子画不敢用天下生灵涂炭去冒险,都是他们神性的体现,他们没有辜负上天的使命。尤其是花千骨最后“我以神的名义诅咒你:今生今世,永生永世,不老不死,不伤不灭”,更证明了小骨的神的品质,证明白子画没有看错人,没有疼错人(原谅我不能用“爱”这个字)。
白子画爱小骨吗?毫无疑问是爱的,那种爱不是眼下男男女女追求的爱,是大爱,是超越了血缘的父亲的爱,是对命运多舛又不肯向命运低头的小骨怜惜与疼爱。作为一个长者,他懂得小骨对他的爱是一个少女成长过程对于尊重的长者的孺慕之情。绝情池水在上仙白子画身上留下的痕迹,是白子画面对小骨为救自己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窃取十方神器、误导妖神出世、变为妖神的困境时,最真诚的情感自然流露。
很多人都在呼喊“画骨夫妻”,我想,他们俩最终是、也只能是师徒关系。每一个人到这个世界上来都有自己的功课,而最高的境界是“放下小我、成就大我”,达到“我既是你,你既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我”的境界,最终摒弃私欲私利,世界极乐,天下大同。
爱上白子画,爱他对弱者的怜悯,爱他对善良的维护,爱他对天下的承担,爱他的面对小我与大我时隐忍与舍弃。假如要我来写续集,我愿意花千骨的这一劫后能飞升上仙,在白子画飞升上神或者涅槃后,挑起护卫天下苍生的重担,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拥有这样神性的人是极难遇到的。怎么忍心让他们在男耕女织、拖家带口、整天为了鸡毛蒜皮争争吵吵中青丝变白发?
那种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我们过过就罢了,就不要连累上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