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2017-02-12 22:10:20)
标签:
亲子沟通育儿教育 |
分类: 婚姻课堂 |
不知不觉,寒假结束,新学期开学了。
当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做父母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要承担孩子一人三餐,还要辅导孩子的课业,还要工作或者做生意赚钱养家,其中的辛苦,不养育过孩子是体会不到的。假如老师再隔三差五请家长,真是苦不堪言。于是,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好孩子,那就是“别人家”的。
怎样才能让咱家的孩子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呢?还是要从三个方面做好准备。
第一,新学期刚刚开始,组织家人召开一次家庭会议,会议的主角是孩子。首先要让孩子回顾总结一下寒假以及上学期学习方面的感受与心得,全家人帮助孩子寻找他身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优点为主,不足要少,要容易改正的),帮助孩子确立一个赶超目标(他的同学,这个同学要比较容易赶超),然后分析确立孩子新学期的作息时间、学习规划,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家长也可以邀请孩子给自己提意见,可以也给自己制定一个规划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和孩子一起比赛,对孩子更有推动作用。
第二、全家思想统一,分工合作。夫妻独立带孩子的,夫妻要做好家务分工,谁做什么,谁辅导孩子课业,都要明确。家中有老人的,要与老人沟通,争取老人的理解,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情,万不可父母教育着孩子,老人跟着护,孩子白挨打挨训,还学会了钻空子。当孩子明白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孩子的学习才有主动性。
第三、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不是谁比谁聪明,而是习惯。习惯来源于传承,来源于培养。家长要以身作则,自觉地少玩手机少熬夜应酬,让自己生活有规律,作息有节奏,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第四、开学三天,可以寻找一个小小的借口管教孩子,比如孩子作业不会做,可以很严肃地问他是不是上课没有好好听;写作业给他规定时间,过了时间就不许再做,让老师批评他等等,甚至可以小小地处罚警戒一下,给孩子敲个警钟,让他感受着制定的规则要遵守,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越小,成绩越不重要,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是行为规则的培养,是为自己负责的自信与担当。只要孩子心里种下了自信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成长、开花。
本文由王忠萍原创,转发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