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年少

(2017-02-03 19:06:18)
标签:

育儿

亲子

亲子沟通

http://p0.so.qhmsg.com/bdr/_240_/t01b3c3b0893bb918ff.jpg

今日立春,微信圈里老领导发了一条诙谐的朋友圈:在中国最最公平的事儿,就是过年普调一岁。既不用看关系,也不用走后门;既不用看户口,也不用交社保;既不用看文凭,也不用看职称。只要大年三十一过,全国人民不分穷富,不论高低,绝对公平地普调一岁。


这条朋友圈,引得老同事们粉粉点赞。


凝视此条朋友圈,先是莞尔一笑,慢慢地咂出个中味道,突然想起陆放翁的一阙词: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身如西瀼渡头云,愁抵瞿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判醉倒。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一年之计在于春”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


在农耕时代,春天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年前年后,有算计的家长会在春天里安排好一年的计划,播什么,种什么,一年中家里有什么大小事情,需要添置什么,都要早早谋划安排。


立春一过,就要准备农具,开始春耕春种了。如此,才有”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期盼与结果。





对于人生来说,生命的最初就是一个人的春天。“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而这“大”与“老”皆起源于父母家庭。


抚育孩子就好比农人耕种,能不能有个好收成不仅取决于种子、土壤,还取决于你付出的多少,付出的恰不恰当、合不合适,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顺应不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近几十年来,世界变化快,中国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随着独生子女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隔代教养成为普遍存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亲子之间的链接越来越薄弱。


其实,屈指算来,孩子属于父母只有18年,且在上初中后,社会化成为孩子成长的最主要的任务,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不过十来年。这十来年,尤以早期最重要。


0-3岁,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主要阶段,需要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陪伴;6岁以前,是孩子规则养成的关键时期,隔代教养给了孩子充足的物质保证,却忽略了规则教养,祖辈只管含饴弄孙,无心中就放纵了孩子;小学阶段是孩子培养勤勉学习的重要时期,学习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成绩,而是为自己的人生任务负责任的良好品质……假如,这前面十来年父母疏于陪伴和教养,中学以后,孩子进入青春期,将与父母疏离,越来越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年少。抚养孩子、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全的孩子是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请在孩子小的时候,多陪伴孩子,多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