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书香熏染岁月

(2017-01-28 21:17:10)
分类: 散文随笔

文/王忠萍

听母亲说,外祖母没有进过学堂,却双手打得算盘,且能读大部头书,比如《三侠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尽管她去世的很早,母亲那时只有九岁,还是把老人家对书的喜爱继承了下来。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个书荒年代,全国的精神食粮就是“八个样板一作家”,可我们家还是有书的:一小箱连环画,是弟弟们的最爱,每逢阴雨天,常吸引左邻右舍的小朋友坐在我家门槛上一起翻阅;一本是《青年生活手册》,是母亲无母可恃的精神支柱,她照着书带我们,在我们姐弟头疼脑热的时候照方抓药,调理我们的身体;还有浩然的长篇小说《艳阳天》、《金光大道》和《西沙儿女》,尤其是《西沙儿女》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西沙群岛旖旎奇异的风景风貌,让上小学的我十分着迷,囫囵吞枣翻了好几年,从此与书结缘。拨乱反正那一年我刚刚上中学,新华书店里的书多了起来,在那拮据的岁月里,我会磨着母亲买书。我买的书,母亲也读,弟弟们也跟着读。

八十年代初我们家搬到矿区,姐弟们相继参加工作,性格各异,买书却是我们共同的爱好。当时流行伤痕文学,我沉迷于刚刚过去的那个时代里的人的悲欢离合,喜欢《清明》、《当代》等各类文学期刊,弟弟们则更喜欢金庸、古龙等武侠小说。

八十年代末,我有了自己的家庭。儿子出世前就订了《启蒙》、《父母必读》等杂志;等他出世后,《幼儿画报》和《妈妈画刊》是必订的,每天陪孩子读书讲故事就成了我的必修课。

儿子极其爱书,从不撕书折书,也不在书上乱写乱画。每天一睁眼就抱着书让讲故事,喜欢的故事讲了一百遍还是听的津津有味。尤其是睡前,不讲故事不睡觉;讲了,是越听越有精神,眼睛睁得越大,把我们夫妻俩熬的不行,我们开始给他定量:每次只讲三个故事。同时夫妻进行分工,当爹的是总理大臣,负责一日三餐,为他提供物质食粮,当妈的是太子侍读,负责陪着做游戏做手工讲故事,为他提供精神食粮。

大概在他两三岁,有一次休班,春天,天气晴好,我骑着车带着他从小路回徐庄矿看我的父母,午休时正准备讲故事,小儿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嘴里问着“这是啥”, 手已经伸了过来,脸上一疼,他手中多了一根两厘米长的汗毛,瞪着一双好奇地眼睛问我。那几天身体正不舒服,灵机一动,对他说这是故事毛,故事都是从这里面出来的,被你拔掉了,故事也没有了,睡吧。他只好乖乖地躺下,半晌没动静,还以为他睡着,正迷糊着,只听他问:“妈妈,猪也会讲故事吗?”

我很纳闷,怎么想到这个问题了?他说,猪身上也有很多故事毛啊。

我恍然大悟:来的路上看到路边的猪圈,猪圈里的白猪可不是浑身都是“故事毛”。咱是妈,不是猪啊,无奈,只好拿起书开始讲故事。

我喜欢逛书店,孩子很小就抱着他去书店转悠,到他读幼儿园时,晚上散步遇到书店开着门也会去转一圈儿。还记得第一次带他去徐州的博库书城,阔大的书城琳琅满目的书籍让他睁大了眼睛,又好奇又惊叹。以后,只要我们去徐州,必定抽出时间去转转,母子俩各自找到感兴趣的书,坐在地板上翻上半天,比逛商店惬意多了。

图书馆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小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去,中学以后他跟同学去,高中时周末或者晚上不上晚自习,他独自去。

我是在孩子上幼儿园的那一年开始参加江苏自考的,从此,他学习,我也学习;他小学、中学、高中毕业,我也先后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他考上大学的那一年,我也通过国家统考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近三十年来,读书学习成了我们日常生活最重要的内容。

与书相伴,成了一种习惯,家里的书籍也越积越多,书架上,桌上,床头上,随手可得。孩子高中时,学习紧张,又割舍不下对课外书的爱好,就不许我们动他的书桌,我们也尊重他的意见,无论他的房间多乱,轻易不去收拾,尤其是书桌书架。

现在,我已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书房,一套胡桃木的书橱书柜,让我们那些心爱的书籍有了自己的归属。孩子早已参加工作,在华策影视下属的传媒公司做影视剧本编剧。每逢国庆节和春节,他都带着大上海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考给我们做父母的以文化和观念上的冲击与反哺。他说,妈妈,一个人假如用七年的时间持之以恒地做一件事情,他就会成为一个领域里的专家,关键是你要坚持;他说,妈妈,假如你每天都能写500字,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三个月下来你就会见到效果……比我们管教他时的标准高多了。而他自己,即使在过年的几天里,迎来送往中也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每天坚持读多少页书、背多少个单词、做多少运动,雷打不动。他常利用微信转发一些文章给我,其中就有摩西奶奶。他对我说,人要向摩西奶奶那样,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假如您觉得您达不到,那您就想想缺什么,以及您觉得自己以后可以达到什么地步,怎么去达到。思路之清晰,信念之坚定,很是让为娘的汗颜。

我曾经对孩子说,要陪着他一起读书,一起成长,一起追求更美好的人生。现在被儿子管教,有时也不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但我很欣慰地看到他被知识引领着,已经站得比父母高,看得比父母远,走得比父母快。他经常会从微信上转发一些文章给我,想引领着父母去追求不一样的人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有比这更令人欣慰的事情了。为了不让孩子失望,也为了实现自己年少时的梦想,现在的我每天都会在书房里看看书、写点东西,试图追着孩子的脚步,让书香继续熏染今后的岁月,拥抱即将到来的晚年生活,拥有一个无怨无悔的幸福人生。

此刻,又是春节,大年初一。窗外,时有零星的鞭炮声,客厅里婆婆在看电视,侯鸟般回归的孩子在玩游戏,我在整理旧文字。翻到这篇年初写下、年末才得知获得一等奖的文字,感慨颇多。

我没有出身在书香门第,我可以成为书香门第的祖先。恰逢鸡年,我因政策而退养,开始了新的生活,对于属龙的我来说,或许是天意。愿这一年,龙凤呈祥;愿这以后,每一天都生活的安详富足;愿这一生,当站在生命的终点,能够看到灵魂上提轨迹。

母亲,外祖母,我用完善自己来报答你们的恩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