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080514555701057161.jpg
福落伊得
漫画/小牛
小悠得了个“怪毛病”。和所有人在一起,他是正常的初一男生:和同学在一起,他会打扫教室卫生,在体育课上跑跑跳跳;和爸爸、外公外婆在一起,他会跑腿帮忙拿东西,安安静静看电视、吃饭。惟独和妈妈在一起,他好像变回到婴儿状态。有妈妈在身边,小悠饭也不会吃了,一餐饭不能好好吃完;路也不会走了,书包得妈妈背,人要妈妈牵着走。还动不动朝妈妈发脾气,大喊大叫、捶打妈妈。
全家人都说是妈妈把孩子“惯”出毛病。不然为什么小悠其他时候都挺好,一见到她就不对劲儿呢?
深感困扰的小悠一家走进了心理咨询室。没想到第一次咨询才进行了一半,心理咨询师就发现:问题的根子不在小悠妈妈,而在小悠爸爸身上。
儿子是树
妈妈是藤
今天心理研究院心理咨询师、湖滨中学高级教师刘平超首先为小悠和妈妈做了一个母子关系的投射测试。
她给了两人几张关系图:广袤的大地和一棵小树;一个白色的蚕茧,蚕蛹还躲在里面;袋鼠宝宝从袋鼠妈妈的育儿袋里探出头;一棵大树被粗粗的藤条紧紧缠绕着。请他俩选择彼此的关系像哪一张。
小悠和妈妈都选“藤缠树”。那么,谁是“藤”呢?
小悠说,妈妈是藤。
为什么?
妈妈缠着我,妈妈不在我都好好的。
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妈妈也说自己是藤。
妈妈也觉得奇怪: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藤?生活中明明是儿子百般折腾、刁难我,让我不堪重负嘛。
爸爸画棵树
透出端倪
小悠爸爸坐在角落里另一张沙发上,远远看着,对测试结果没什么反应,很冷淡。刘老师招呼他:“我们请爸爸也来参与,来画棵树吧!”
以下是小悠爸爸的树(线条代表纸张边缘)。
刘老师安排母子俩到另一间心理咨询室做母子沙盘。当咨询室里只剩小悠爸爸时,刘老师对他说:“表面上看是他们母子关系有问题,其实是你们夫妻关系出了问题,根子在你身上。”
小悠爸爸听了,露出莫名其妙的神情。
“你在妻子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女人?”
小悠爸爸一下愣了,“你怎么看出来?!”
刘老师告诉他,从他的树图上,她读出:他小时候要么父母离异,要么很少和父亲在一起,极少受到父亲的影响;他第一次恋爱是失败的;他现在有一个情人,而且他对这段婚外情感觉很好……
小悠爸爸更加惊讶,他旋即领会刘老师留他单独面谈的用意,立刻坦率承认,刘老师都说中了。
原来小悠爸爸出生在农村,父亲的确很早去世,母亲带着他改嫁,继父对他非常冷淡。他考上大学时继父不想供他上学,是他擅自跑到欠继父一笔钱的一个人家里去代父收款,才弄到钱上了大学。
大学时他第一次恋爱,以失败告终。后来遇上现在的妻子。他们和岳父母住在一起,他有点农村来到城里的上门女婿的意思,妻子生孩子后,妻子和岳母都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他有种被冷落的感觉,似乎自己传宗接代的任务已经完成,这个家不再需要他。就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一位酒店经理,感觉跟第一任女友有点相像,两人很快交往频繁起来,发展成为情人已经有三四年。
刘老师分析说,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小时候的内心扎下根。生父的去世、继父的排斥,父爱的缺失给他被抛弃的感觉。同时母爱又让他对女性过分依恋,当他害怕被抛弃时,他习惯转向女性寻找情感的慰藉。妻子和岳母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身上,冷落了他,让他又一次感到类似小时候被抛弃的感受,他很自然地去寻找来自女性的情感慰藉。小悠爸爸说,自己很矛盾,虽然表面上对妻子孩子、岳父岳母依然很好,但内心始终不舍得中断这段婚外情。
玩玩游戏
看看谁重要
刘老师让小悠爸爸玩一个“诺亚方舟”的心理游戏。
在引导他完全放松之后,刘老师让小悠爸爸想像厦门突发灾难,海水淹没了街道、房子和山,四周是茫茫一片海水。这时“诺亚方舟”向你驶来,你上了船,船上只能载6样东西,你想救谁?
小悠爸爸选择了儿子、老婆、岳父岳母和自己。“还可以再救一个人,你看酒店那个方向,有个女人正在向你招手求助,你会把船驶过去吗?”刘老师问。“船上都是家里人,她上船不太好吧?”小悠爸爸有些迟疑。“可是还有一个名额。还有一个人可以得救,你会救她吗?”“会。”
“满载6个人的船,过了一会儿,却开始倾斜了,只有抛弃一个人,船才不会沉没。你选择抛弃谁?”这次,小悠爸爸毫不犹豫把那个不是家人的女人扔下船去。然后船还是倾斜,还得扔,他选择了岳父岳母,理由是自己要留下驾船。最后,只剩下一家三口了,还得下去一个人,老婆孩子不舍得扔,他选择把驾船技术教给他们,自己跳下船去。
游戏是为了帮助小悠爸爸认知家庭在他内心的位置,玩到这里也就可以结束了。对他来说,内心最重要的还是老婆、孩子。
爸爸要救儿子
得多爱妈妈一些
刘老师告诉小悠爸爸,要救你的儿子,你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问题。你的问题不解决,老婆孩子的问题就解决不了。
妻子这棵藤本来该依附在你身上,可你的心却在外面,也许妻子没有确切知道什么,但以女性的敏感,她一定能感觉到你不需要她、不爱她。她转而依附到孩子身上。母亲把一种本来是妻子对丈夫的爱放到了孩子身上,孩子怎么受得了?孩子当然是害怕、拒绝、反抗的。小悠在妈妈面前既有攻击的行为,又有“退化”的表现,原因就在这里。
小悠爸爸长出一口气,对刘老师的分析很认同:我们全怪孩子他妈有“问题”,从来没想过会是我有“问题”。可能孩子通过他的观察察觉到了什么。
刘老师让小悠爸爸想像一场图中“树”和树根上那朵“花”的对话。
“如果这棵树会说话,它会对那朵花说什么呢?”
“你开在这里,看起来很温馨很舒服。”
“如果花会说话,它会怎么回答?”
“我长在这里不合适,影响了你。我长在别的地方可能更合适。”“树会怎么回答它呢?”
“你到离树远一点的地方吧!让树看不到的地方。找一个阳光更充足的地方,你会开得更娇艳……”
其实这些话就是他想对那个女人说的话的投射。刘老师让他扮演那棵树,和那朵花做一个告别:我不能强求你在这里。你走吧!走吧!
小悠爸爸一边喊出告别的话,一边痛哭流涕。情绪宣泄出来后,他说,好多了,我知道怎么跟她说了。
刘老师建议他处理好自己的情感后,多用一点时间与妻子看看电影、散散步,多些亲密。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妻子身上,让她这棵藤依附在自己身上,孩子就能透过气来,问题会自然解决。
刘平超老师说,家庭就像一个生态系统,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其中一个链。系统混乱了,家庭成员很容易出问题;一个成员出问题了,也可能牵一发动全身,影响到其他成员甚至整个系统。要维护家庭生态系统的和谐,需要每个成员的努力。
《转载自《厦门晚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