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里总有那样的一本书,一段话,影响着你的人生,比如柳青的“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比如那一句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而对我最有影响的,莫过于香港著名女作家亦舒的小说和随笔。
二十来岁的时候,三毛琼瑶热的余温里,我遇到了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了铁竿子“亦舒迷”。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我清楚的知道亦舒的小说,严格的来讲不能算小说,它鲜有细腻的肖像描写、情景描写,只是用平淡简洁的语言叙述着花花世界一个又一个世俗的故事,可是我就是喜欢她的文字。每读她的文字,仿佛对面坐着一个大姐姐或着小阿姨,用过来人平淡的语句和我述说着自己切身的经历。透过她的文字,能够触摸到的是现代都市里红尘男女所面对现实的沧桑和无奈,感受到的作者对人生、对情感、对世事入骨的剖析和现代女性面对烦乱、嘈杂社会的豁达和智慧,亦舒,就象一个饱经沧桑、通达世故的智者,用她的笔她的心给了我谆谆教诲和心智的启蒙。亦舒所有的文字中,都行走着一个自尊、自爱、从容、聪慧、圆滑的女子,就算心灵上已经千疮百孔,也会笑着面对现实,举着她那一双纤细的手告诉我:人真正拥有的,不过是一双手!
亦舒的小说近百部,从《我的前半生》开始,十多年来,先后读了《胭脂》、《圆舞》、《玫瑰的故事》、《她比烟花寂寞》、《朝花夕拾》、《这样的爱拖一天是错一天》等几十本小说,作品多了,难免雷同,但我依然喜爱她笔下的那些女子,并把她们视作生活的楷模。同一本书,不同的年龄段读来,都给了我不同的启迪。她书中的那些玻璃心肝儿的女子,用自身的命运教给我许多做人、做女人的道理,书中许多的语言甚至形成亦舒语录刻在我的心里,每到命运的转折处,我都会想起亦舒和亦舒语录:“一个人的功夫用在什么地方,日久天长总能看得见。”“现代人,必须有这样的本事吧,所有的伤均是内伤,不能在人前显露,统统是内出血。”“下不了台的时候,别忘了给自己搬个凳子下台。”
“做人要含蓄,得过且过,不必斤斤计较,水清无鱼,人清无徒,谁又不跟谁一辈子,一些事放在心中算了。”“不要等任何人,提起精神走你要走的路,碰到什么是什么,除自身之外,其他全是陪衬。”“认识一些人,经历一些事,只要有一天真正开心过,也是值得的。”……年华似水,十多年转眼即逝,在亦舒的陪伴下,曾经任性、冲动、懦弱的我渐渐地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冷眼看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告别了青春浮躁,脱去了青涩,走向了成熟。甚至现在,每当无助、彷徨或闲散的时候,都会斜倚着床头,就着一盏小灯读亦舒。
感谢上苍,在我的生命里有个亦舒;感谢亦舒,教给了我做人的道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