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老虎,这二者是什么关系呢?其实,本没啥关系,不过,事情就怕联系,要不然,咱们就联系联系,看看能不能让他俩扯上点关系。
曾有一首歌《女人是老虎》,歌词诙谐,节奏轻快,很受听。歌本身没毛病,有毛病的是,男人们断章取义,动辄就以此戏噱女人一下,好象关于女人究竟是什么的研究一下子有了科学依据。事实上,女人并不是老虎,女人是什么是有若干种可能的。
比如,女人从性情上讲,有阴柔至极型,有阳刚毕现型,也有刚柔并济型;从体态上讲,有杨柳依依的,有高大威猛的,也有身形适中的。就是同一种性情,也还分若干小类,比如阴柔至极仍可再分为强中弱三类,强柔是整天让人麻酥酥那种,并且是让所有人都麻酥酥那种;中柔是时而让人酥的强烈,时而让人酥的温合;弱柔则一直让人温和着酥,这种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淡至没有感觉。依次类推,其他也是如此可细分多类。
提及分类只是为了证明,说女人是老虎不客观,有点瞎胡扯的嫌疑。纵观群女,不排除其中有一只或几只老虎,但说“女人是老虎”就绝对失真。所以,那首歌或者那句话改成“有的女人是老虎”就耐得住推敲了。
女人是老虎的概率据科学推算,也就在百分之五以内。她得同时符合多种条件方可成为“老虎”,比如,必须得性情威猛,无惧无畏;身型上最起码雄壮一些;做事情得有股子“虎虎生威”的劲头,比如,动不动就挥起拳头实行点家庭暴力什么的。象这样的,她家男人要说“我家那可是只母老虎啊”,听者还能勉强同意。你说一个一米六小个儿,80来斤体重,哪怕性格刚烈点,也多少和老虎沾不上边吧?
可是,做了母亲的女人成为老虎的可能性就明显增大了。先不说别人,就说我吧。
我一向极不谦虚地认为,我自己属于刚柔并济型,拿通俗话讲就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那种。这种类型一般称不上是老虎,这么说,并不是武断地认为老虎从来不柔,而是在客观地陈述“比例”的概念,能称为老虎,必须是“刚”的比例明显大于“柔”。可是,最近我发现,我有点老虎的特征了。
今早,领孩子坐公汽上学,人太多,我只好提出要求领孩子前门下。我知道这不符合规定,可总不能让一个幼小的孩子在拥挤的人群里穿行。老虎都是这样保护孩子的啊。司机因为不高兴而训我,我也训她,说她不人性化,不如男司机通情达理。几天前,领女儿和同事孩子一起打车回家,孩子上车就叽叽喳喳的,司机是个小青年儿,不耐烦了,训斥孩子,说再吵就扔车下去,我痛斥司机,说你没孩子也应该知道你小时候也这么烦人,你跟孩子嚷什么嚷。做母亲的凶起来可能还真是有些杀伤力,那小司机立码闭了嘴。
我暗自琢磨,原来我不这么蛮不讲理还凶巴巴的呀,是什么导致我性情大变呢?想来想去我恍然大悟,是因为我当了母亲。老母鸡本来不厉害,可带崽的老母鸡就不同凡响,所以人们形容母亲护孩子都用“老母抱子一样”,而说及老虎护崽则用了“虎独不食子”。母亲伟大除了说母亲能为孩子付出一切之外,估计也包括很多母亲因为孩子而不惜牺牲温柔面目,变成一只大老虎这一点吧。
所以,我把老虎和母亲联系起来,起了这么一个题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