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图书馆精神 |
《感动中国主题曲》的歌词写道: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用初次看见你时我的眼睛,流下幸福的泪滴。让第一颗水滴的透明,留在你最深的心底。让第一缕微风的清新,成为你最深的记忆。用所有夜晚的月光,陪你迎来黎明。用第一次想你时我的心情,写下祝福的话语。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祝福这蓝色的星球,永远有绿色的和平;祝福这斑斓的世界,拥有最美的和声,这世界有爱才永恒。
11月30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醇先生在广东图书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广东南海西樵山)上见到我时,专门送给我一个录像光盘,并附手书大札一通,全文如下(注:博主擅自发表,未征求李昭醇先生同意):
程馆长:您好!
给您一个您闻所有闻却见所未见的录像光盘。这里面的情景必是您平生未见。
一位九岁的门巴族小女孩跟着妈妈背运50斤的图书背筐,连续走四天山路。
录像的8分58秒~9分;11分11秒~14秒;14分44秒都有她的特写镜头,16分53秒~17分1秒有一段录音介绍情况。
录像中有雅鲁藏布江咆哮的涛声,有背运民工休息时乐天的说笑声,也有没有背运,只手持录像机者粗重的喘息声。
总之,您看了会终生难忘,会为门巴族小姑娘单薄的身体和稚嫩的肩膀过早地承受生活的重压而心酸,也会为她疲惫的神态和忧郁的眼神而落泪。
所幸的是,背运15000斤图书设备动用的300人次背夫在常年都有背夫牺牲的墨脱路上此次却无一人伤亡。
九岁的门巴族小姑娘在红军长征胜利70年后的今天仍在继续“长征”也许会暂停。此录像在向一位好友披露后,他决定资助像门巴族小姑娘这样的辍学儿童100名共24万元学杂费和生活费,而不让这种场景再度上演。
中山大学有许多您的学生,也许应该让他(她)对民间疾苦有点了解,不妨在小范围让他们领略一下这段录像。
此致
敬礼!
李昭醇
十一月卅日
拜读李昭醇先生的手札,我除了感动还是感动。看着西藏墨脱县门巴族9岁小女孩忧郁的眼神,仿如《希望》中那个小女孩一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不断地在震撼着我的心灵。在震撼和感动的同时,我又有了几分在网上公开这盘录像的冲动,但是,前天征询李昭醇先生意见时,他仍然觉得不宜更大范围的公布,不得已,我只好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网站上《莲花圣地开新葩——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墨脱分馆揭牌》(http://www.zslib.com.cn/cn/mt/mt.htm)所添加的照片转载过来,以记录这个感动中国的美丽而忧郁的门巴族小姑娘。
图为背夫在陡峭的山路上前进,穿蓝衣的小女孩只有9岁,与妈妈交替背运近50斤的图书,赚取每市斤10元的背运费。
图为门巴族小女孩头顶着背筐上的带子上山,这种借力的方法可以背起更多的东西。
图为门巴族小女孩休息时疲惫的神态和忧郁的眼神。
图为门巴族小女孩休息过后,又背起沉重的背筐跟着妈妈继续上路,单薄的身体和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承受着生活的重压。
关于援助墨脱的情况请参见我的博文《脚下的路越长,心中的情越深》(http://blog.sina.com.cn/u/4978019f01000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