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恰如其分

(2025-10-10 09:02:35)
            一听避世、出片、全屋智能电视浴缸什么之类的酒店宣传语,通常敬而远之,入住我关心的是交通、窗外的风景、阳光,步行可抵的地方……人的关注点不一样:避世意味着交通不便,不方便抵达;全屋智能就是说你呆在房间就可以了,出来旅行不是要多走走吗?出片?很多“照骗”是不堪看的;窗外是什么、酒店的氛围,倒是实实在在的。
           一直认为,酒店不在价格高下,在于恰如其分。这个恰如其分,跟人是一样,定位要清晰,是什么样的人,把优点发挥到极至就好。聪明的做法是发扬优点,而不是改正缺点,盲目学习别人,结果是好的学不来,自己的特点很容易就丢掉了。当然,有基本要求,卫生、清洁、明窗几净是必要的,很多旅馆注重表面的形式,喜欢往风格上靠,把这些基本都弄丢了。还是跟做人的道理一样,常识不要丢了。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很多客栈往时尚流行上发展,乡野小舍非要把浴缸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不知是参考的哪个版本?其实对于泡澡这件事,在外面住酒店客舍,除非消毒很好,或者自己动手清毒一遍,通常利用率并不高,并不是必需。小型客舍不如把卫生做好,小菜弄可口,一样可以留下难忘回忆。要么高,要么低,不上不下最是难办,什么都想模仿,什么都做不好了。
            对云南的一家客栈印象深,多年前住过一次,前两年又住过一次,一如继往,唯一的区别是冬天没有火盆了,木制客栈不让生明火了。但建筑还是老格局,儒医世家的老宅,小而美,没有阴森气,明亮通透,光线好,有几十年的老植物,房间恰如其分,古朴清洁,阳光扑扑满。老宅就是不能阴森,房间里有壁炉无空调,取暖也不成问题。推门就是中庭小院,可以喝茶晒太阳小睡,惬意得很。住下来后,客栈的人员会跟你讲讲步行可抵的、他们自己常吃的餐厅,没有一家网红店。吃了两三家,的确好吃,像宝藏,那家鸡汁米线是我抵后的第一餐,身心滋润,满意极了。中年以后,不太喜欢住一些号称豪华的精品客栈了,价格虚高,不如住酒店。因为除现代设备,氛围全无,死板板,那么客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温暖、历史感、家常统统没有。小旅馆就要有小旅馆的味道,人们常犯的是舍本逐末的错。
           也喜欢某家大酒店,不是因为它的星级,而是喜欢它的大堂空间氛围,非常有品味,从大堂咖啡到房间,每个细节都耐人寻味。去过那里两次,一次只是雨天去大堂喝了一杯咖啡,窗外急雨,灯火可亲,咖啡香醇,饮咖啡赏雨,绿荫隐约,被氛围笼罩,那是一个异地清晨,一杯咖啡带来多少别致;隔了好几年,春节,一家三口入住了一次,感受也不错。位置极方便,步行可抵旧街老巷,吃饭、随意走走看看,种种相宜,酒店是延伸的空间。
            还喜欢一家酒店,全木色家俱,日式清简,落地窗外是老胡同,胡同里有好吃的小米粥油条小铺,走几步有不错的书店、咖啡店,数十米外,是繁华开阔之地。步行不到一公里,可以抵剧院、音乐厅,地铁两站地可抵美术馆博物馆。酒店有天台餐厅,好景致,大堂也设书店,书都可随意翻阅。它不设星级,住过三两次,每次都觉得不错,它只是恰好适合我,适合我的需求:方便、清洁、有品味,窗外景致生动,阳光普照,没有多余之物。
            前段,翻看池波正太郎先生的一本美食散步,他写到入住一间旅馆,会让旅馆做好便当,带去草地野餐,来看看他的便当:杉木饭盒,上层是芝麻饭团,下层是炸虾,烤鸡肉块,盐烤鲑鱼,煎蛋,炖蔬菜,色泽漂亮……读着就是快乐的,旅馆做的小菜便当,拎上就是一段旅途。这是,好旅馆的模样。
            恰如其分,倒是个值得思考的词。做人做事,莫过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