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个谈话

(2025-07-09 11:15:14)
            一直都蛮喜欢看访谈节目的,不过,优质谈话并不多。这段时间,看了几个女性访谈,她们都老了,状态却令人意外。
            林白,年轻时就成名的作家,沉寂了很多年,已66岁。纪录片中的她酷酷的,白发,精瘦,看上去轮廓分明,没有疲态,她是广西北流人。沉寂多年,到老却说自己的黄金期来了,66岁的她骑自行车、游泳、写书,白发,休闲装,戴小丝巾,小发卡,很有活力,比年轻时好看,倒蛮鼓舞人的。喜欢看到中老年女人身上的一种活力,这种活力跟漂亮、精致、或性格动静什么的毫无关系,只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舒展,也是溢出来的。
            另一个是韦唯,韦唯出现在TED演讲上,讲得好棒,61岁了,经历过起落,一度跌入谷底,如今状态不错。她也是广西人,广西女人不漂亮,到老却另有一种味道,皮肤紧致,没有疲态。最重要的,听她言谈,有看得见的进步,这种进步是一种个人感受。她说,允许一切发生,要真正的接受。
            还有一个,是法国女演员于佩尔。于佩尔已72岁了,实在看不出来。周轶君的访谈,交流得很棒。周擅于提问,通英文,于佩尔口才也好,有思想,问答默契,托得起,可遇不可求。于佩尔说人大部分时间需要不露声色,而非显山露水,少即是多;怎么表现不同的角色?她会让不同角色穿不同的鞋,鞋可以表达一个女人骨子里的性格,答案是鞋。这个表达细想想,非常独到;她还讲,表演时很注意表现人物性格中无辜的部分,这样人物才有层次,呈现人性的真实,并没有对与错。谈话思路非常清晰。周轶君蛮会采访,言辞准确,她说于佩尔的角色复杂性被呈现、被允许,看后觉得自己很健康,周轶君做过战地记者,思路开阔,性格大气,在“锵锵行天下“里,以嘉宾出现,也有上佳的表现,嘉宾很重要,会听会讲懂延伸,跟主持人配合得好,会让一台节目发光。于佩尔也夸她很棒,懂得很多。曾看过于佩尔几部片,”她”、“将来的事”,还有一部“爱”,她演一对老夫妇的女儿,是配角,那部片的题材表现方式让我震惊,不过少有人提及,不知是怎么回事?它谈的是老年人的无能为力,生而为人的无能为力,非常棒的题材……才发现早些年很有名的影片“”钢琴教师”还有“包法利夫人”是她出演的,当时记住了主角,却没记住演员的名字,她的确有不露声色的本事。那个夜晚,看于佩尔访谈之前,看了她主演的一部新片”日本的西多尼”,日法合拍片,丧亲后的治愈之旅,在日本拍摄,在路上,风景流动,有多个坐在车上向后看的镜头,车在走,樱花、寺院、富士山,景深越拉越长,两人坐在车上,说着无关紧要的话……个人并不太喜欢影片的表现方式,但这种行走片我是偏爱的,于佩尔衣品不错,表情自然。说起行旅家庭片,想起了小津安二郎一部很棒的片“东京家族”,一对老夫妇去三个儿女家看望的旅程,一种流动,一种悲哀,一种家常。视角和表演都很棒,是自己的一看再看系列。说起好影片总有些收不住话。
            说回访谈,三个访谈,于佩尔72岁,林白66岁,韦唯61岁。他们还在工作,还在超越自身,没有躺平,多么好。他们只是找到属于自己的状态,不必去教别人什么,听他们谈话,个人自有不同感受,这就好了。人不管到什么年龄,活力还是重要的,当然,智慧更重要,这个,真的是要靠个人修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梅雨季启示录
后一篇:冷到下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