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不定时的清理。不急,慢慢做。
一幅画,重新挂起,20多年前,去北京出差,在一家画廊购得。清晰地记得当时买
这幅画时的辗转,一眼看中,就是现在流行的莫兰迪色吧,光线,湖水,桥,笼罩一种宁静,我就是被这一眼的静打动了。那么重,价格也不便宜,有点费力不讨好的意思,还是买下了。当时都用现金,用卡也不方便,钱没带够,还找当地朋友借了现金,回来后才还。过去23年了,这23年,变化很多,画却依旧,因为挂绳脱落,一直堆在一边没有挂,这次重新挂上,经历了时间,我变了,它还没变,也毫不过时,久久凝视,静谧中有了时间,它在我的房子里呆了二十多年,像家人。旧东西要用起来,把放在门厅的一把椅子座垫拿出来晒晒,重新用起来了,这把椅时间更早,是以前过度房时买的,结结实实,藤的,冬天配厚厚的垫,像一只窝。以前的东西,有一种用多少年都不变型的稳和定,这是什么原因?
一个活动边桌,也是闲置,一样在我家呆了多年,没怎么用,重新用起来,居然发觉它很好用,易搬动,拉远拉近,都方便,最然用得频繁。它像一位很久未见的老朋友,再相聚还是话多的。
沙发也用了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换,年头应该是搬到这所房子之前。宽宽大大,很舒适,不是成套买的,只一张长的,铺灰色沙发巾,样式大大方方,也不过时。
还想增添一只书柜,没发现可心的式样。想想,不知老人那里有没有过去老木头柜淘汰不用的?有年岁的旧物倒有一种镇定从容,旧的没关系的,与书彼此相容。
最近迷上了蛋炒饭,鸡蛋加辣椒,青菜碎,虾仁,腊肠切薄片,少量米饭,怎么炒都好吃的,配碗萝卜汤就好了。营养到位,方便,好像吃不厌。因为蔬菜在换,这个季节的矮脚白,西兰花,菠菜都好吃的,撒一把青豆也好的。蛋饭常常让我回到儿时,那种一碗的满足感。是冬天胃口好了吗?有时,自己还真是不可思议的,一碗炒饭就让满足。高汤余的汤底加几粒鱼丸,一样鲜美。冬天的菜苔也是好吃的,为了菜苔煮锅小米粥,最好的小米是在山西吃的,有米油的那种饱满滋润,什么食物大概出自产地,出了产地,总是差那么一点点。不爱在外吃饭,虽不擅厨艺,简单均衡吃点小菜不是难事。灵感,方便,口味,营养合一。在简单中找到亮点,是我喜欢的方式。
正巧,前段又翻看“东京八平米”,还是有感慨,倒不是八平米本身,而是一种个人选择,选择把钱花在什么地方,生活需求降低,精神生活却无比充盈,这也是我认同的理念。吉井忍女士说,走过很多路后,对所谓别人的幸福不会在意,心不起涟漪。当一个人不去羡慕别人时,不是她过得有多么好,只是她找到了自己该走的路,心平了,这个非常之难得。书中提到的那个摄影师,选择在咖喱店打工,可以解决一顿饭,还可与年轻人聊天,他还选择花很少的钱租房住,却舍得经常去看去听大阪、京都的展览、音乐会,旅行回来办个人影展,邀请认识的人去观展,实现一个良性小循环,这是他的选择……吉井忍女士选择在城市中心地带租房,步行可抵便利店,澡堂,洗衣房,美术馆,书店,享受着丰富的公共设施。别人在意的事他们不在意,而别人觉得可有可无的事,他们偏偏看重。日本分类垃圾要求非常严格,限定日期才能丢,如果有没有及时丢,就要忍受垃圾在小房子里散发的气味,等待下周。她的结论是尽量少制造垃圾,少购买多余之物,生活也可以过得不错,环保理念身体日行,绝不是口号……她说到小和大的问题,她住地小,但东京大,有看不完的展览和电影,大大小小的图书馆,步行可抵的钱汤,可以观察陌生人的喫茶店,方便的铁路航空……个人的空间可以很大。如果人人发明一种属于自己的好,就是一种高明,不是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