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迟桂花

(2024-10-10 12:01:56)
            今年桂花开得迟,可能高温的时间长吧,影响花期。9月底的某天早晨出门时,突然闻到香味,桂花好像是一夜之间开的,无知无觉。忍不住在花树下站了一会,想起了一位久远的友人。多年前,她说,桂花开时,她每天上班前就在桂花树下站五分钟,储备一天的心情能量。她说,小时候,逢桂花开时,母亲把桂花包在手帕里放她的床头,人类爱美是延续的,她有一位有美感的母亲,得到了传承。而我每每看桂花时,就想到那个崇尚一切美好事物的她,也好多年未见到她了。我遇到的那些美好的人,都集中出现在那个时间段,过了那个时期,好像就少了。那样的岁月,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吧。那些美好,滋养了日后的很多岁月,令人心怀感激。
            特地去找一株老桂花,就像梅花季特地去看千年老梅树。多年的桂树,开得像一把擎天伞,香气弥散四围。绕树三匝。那天降温,风大,小坐一会儿,风吹来,香气清幽。 起风的清晨,看江似海。也去看了一次夜桂花,夜里静些,桂花的香气分明起来吧。这是桂子天的不错过。
            路过江汉关钟楼数次,第一次清晨在钟楼下小坐,人少,格外清静,熟悉的城市又不一样。更换视角,会有新发现。钟声响起,一声一声,跨越时空,已是2024年,2024也将成为过去。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去改一条围巾,老街的裁缝铺,曾去改过松紧带,熟门熟路寻去。说是摊点,就一台缝纫机,一个人几十年。等待裁缝改衣的时段,又来了一位老板的熟人,来改裤子,闲聊几句,那个女人穿着清简得体,好像小孩上大学不久,说非常不习惯,说着说着竟然眼圈红了,以为她小孩在很远的地方读书,一问,竟然在本市,每周回,她还可以去,心里暗暗惊奇,怎么会这样?有多依恋孩子,才会这样。她说小孩是自己一手带大的,连她母亲都说她  是女儿奴,根本离不开……没有表示评判,只是说理解一颗当母亲的心,虽然跟自己不太一样。儿女渐行渐远,有自己的世界,更换了频道,她只是不习惯而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不知为何,我可以理解的,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世界是多么奇妙。那些视母亲为事业的人,那些视小孩为麻烦的人,那些智慧的父母,那些愚蠢的父母,那些互相伤害的人,家人之间,也有缘深缘浅,很难一概而论。某些时候,家庭是一种爱,家庭是一种害,都是有的。
            看到一个人谈到家庭PPT大会,蛮有意思的,无目的,邀请几个好友周末到家里,用PPT的形式分享自己一段时间的心得和收获,准备一些零食小吃就好,吃什么并不重要,精神分享让时间变得开阔有意义……突然很羡慕这些中青年人,说是中青年人,就是结婚生子,还未变老。比起那些老气横秋,只喜欢杂堆聊禅茶空洞无物的中年人,我更偏爱那些有活力的人。身边没有这样的群体时,更愿意独自呆着。几年前,曾经策划过一个家族PPT大会,是下一代年经人主讲,分享各自领域的事,没有主题,每个年轻人都发言,当老师的,当医生,读大学的,讲个体感受或是社会现状都可以,一个个讲下来,还要评优发奖品,非常有意思,可是仅有一次,时过境迁,老人去世,大家生活变迁,或不在一个地方,好像也少有心思去做这些事了。但是,觉得它是很好的形式,一种身边的凝聚,它重要吗?不重要,但又好像非常重要。
            记录一个书店下午。长假时,在书店呆了一下午,翻完了一本“夜航”,是重读。圣埃克苏佩里,1900-1944,只活了短短44岁。这位法国飞行员作家,与伏尔泰、卢梭、雨果一样进入先贤祠,被铭记和传诵。蛮喜欢他的语感,娓娓道来的好,有深意,绵延不断,偏爱这本“夜航”胜过那本有名的“小王子”。对非职业作家总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好像多了一种视角,不局限不玩文字游戏,不为写而写,言之有物,有另一种开阔和启示。夜航,写的是夜班飞行员的故事。在他们眼里,个人渺小的幸福,总有一天如金庙前的幻景一样,蒸发消失,衰老和死亡会以一种更残忍的方式催毁它。那么,人得追寻一种永恒,超越自己,不然生活是没有出路的,唯一存在的只是前行的力量,一旦有了它,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也就自然产生。人是如此轻易地被表面的知识带偏,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他写,在飞行员眼里,月光像牧羊人一样在天上散步……读这样的书,总有一种莫明的开阔,让人抬头,望向远方,那些我并不了解,或无力抵达,但是存在的远方。书店的背景音乐好听,王菲的“红豆”,“等到风景都看透,陪我看细水长流”,“卧虎藏龙”里的大提琴曲,轻缓流淌,书翻完,格外平静。
            离开时,发现书店在弄一个俄罗斯书展,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被侮辱的人”,“卡拉玛佐兄弟”,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那个黑色的安娜,还有阿赫玛托娃的诗集“我已沉默那么多沉重的岁月”……这些书大部分看过,有些是属于重读系列的书。俄罗斯作家跟那个国度一样,怎么形容呢?想起木心先心曾说了一句: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这句话倒挺适合用来形容俄罗斯作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瞬间收藏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