桅子花开了,路过时,看到小推车上一扎扎的桅子花,心里很柔软,只要看到,就会买。如果是去见人,随手买一把相赠。
桅子花开的时节,看到拉萨到林芝的高铁开通消息,心动不已。三个小时高铁,经布达拉宫,羊卓雍措天湖,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迦巴瓦峰,林芝的藏地江南巴松措……这一路,想想,都是人间秘境,美得销魂……眼睛都会移不开的呀。
2016年,去拉萨,好像经历一场生死结,有后怕,没有预计自己出现那么严重的高原反应。青藏铁路开通于2006年,一直有走青藏铁路的念想。十年后,终于下定决心,坐火车进藏。这之前,去过四姑娘山,有轻微高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为没事,可藏地是不一样。到西宁换的是全程充氧进藏火车,过格尔木后,高反在半夜开始发作,充氧车厢也无用,一直吸氧,还是头痛欲裂,两次站起身头重脚轻直接倒下,很可怕……第二天,呕吐,心跳加速,更后怕的是当时一个人出行……同车厢的人好心叫来随车医生,医生笑着说别紧张,放松,是正常现象,实在坚持不了,下火车直接进医院……我已做好准备,如果持续高反,下火车直接买机票返回,毕竟安全是最重要的。火车翻越唐古拉山过了那曲后,慢慢平复,到拉萨后,基本没什么反应了,不敢洗澡,不敢累着,到达酒店当天,直接进酒店氧吧躺着吸氧。晚上睡前给前台留言:我一个人,请凌晨时打个电话到房间,以防意外。酒店工作人员笑着回应,好的,放松,会没事的。拉萨的旅程,几乎像一个梦幻。走过的那些街巷,匍匐在地的转经人,藏式房屋,一壶接一壶地喝酥油茶,半夜的急雨,清晨布达拉宫的日出……真的,如一场不真实的大梦,“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提前订好的往返火车票,返程却一点反应都没有,连床头的吸氧器都没用,真是奇怪。
青藏铁路沿线的美景,至今是我内心的天路,不可再来,不可复制。雪山,冰雹,雨雪,平行日光,可可西里无人区,高原草甸,那么深刻的记忆的确是需要代价的。
多想未来的某一天从拉萨坐火车到林芝啊,可曾经有过的严重高反,这个愿望止步。
有些地方真的可能是此生一次的旅程,无知者无畏,有更多的知就有更多的畏,怀念那个心底有强烈愿望并付诸行动的自己。想对年轻人说,有愿望要学会努力去实现,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倒不一定成名,是有愿望要趁早吧。不然,它始终只是一个愿望,随着时间逝去,它会消失不见。
有时,人们过于浮燥,误解了旅行的含义,旅行不是到此一游,不是拍几张照片,是要与生命联结的。喜欢“锵锵行天下”的河西走廊行走系列,出现过胡杨林,胡杨三千年不死,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不朽,沙漠温度高,胡杨烤焦了,倒了,也要在倒的地方扎根吸收水份,生命力如此旺盛,如此适者生存,像一团团火……片中出现的西域歌声,记得里面的歌词,“有时唱一支歌,不是我的歌曲好听,而是为了让你开心;在雪域高原煨桑,不是为表现山高,而是为了让神开心……”真的,听到这样的唱词,可以隔着屏幕掉泪,何况现场?面面中还出现了夏河甘加秘境,2000年前的古城墙,空气中有苍茫暮色的气味。那里煮食方式特别,羊肚里放入切块羊肉,再把烧得滚热的青石放进去,温度如同高压锅,最古老的方式,能保持食物的本味。天地之间,听歌,煮食,看沙漠夕阳……如同中国的名画“溪山行旅图”,人很小,自己变小,天地就宽了。还记得片中嘉宾说过一句话:我心里有一条土路……当时听得心头一热。
遇见,思考,心里会有感激。如同木心先生所说,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一切尽可原谅。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桅子花开的夏天,疫情依然在持续,一位友人谈到了疫情反复的焦虑。我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要与疫情共存,当作常态吧,不必过份紧张,该干什么干什么,戴好口罩,增加免疫力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人生的种种困境,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一样要与之共存,不能因噎废食。
耳边在听的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喜欢这种唱到心里去的声音,录这首歌时他已鼻咽癌晚期,依然对世界饱含热爱,歌词里如此唱道:“我听见婴儿哭泣,看着他们长大,他们学到的东西将远胜于我,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