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记

(2021-04-19 10:02:25)
多余的
          卓别林的“城市之光”,默片,喜剧片,只看到一种真。
          声音是多余的,色彩是多余的,情节是多余的。去杂存精。
          一朵花,只是一朵花本身。爱,也只是爱本身。只是想对她好,看她笑,想为她做点什么,没有条件,即使自己受尽折磨,不求回报。爱本身是一种善,是本能的东西。无关技巧和概念,这个自然而然是重要的,一自然,就无撕心裂肺和大动作,忧伤只是观众的感受。
         匆匆都市,大多数只是属于别人的浮华,普通人看到的只是刚买回的面包,窗台上的花朵,爱人脸上安心的笑容,那才是真实的。有些多余的东西只是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需要用虚华和复杂来麻醉,如同影片里那个试图自杀被卓别林救起,住着豪宅而醉生梦死的人。
        “城市之光”其实是上好的爱情片,一点不过时。 

语感
          前段,重读了纪德的“窄门”,那好像不符合现代人的爱情审美,它似乎有些过时,也许真正的爱情就是过时的。只是娓娓道来,像叙说一段心事,有始无终,读进去,心也就静了。那种写作的语调,跟如今的流行是不一样的。行文没有紧张感,有一种飞翔感,好书是有韵的。这也是我们时时需要读一些旧书吧,有时,在一种流行语境呆久了,需要一种清洁。木心先生说,爱情已失传很久。爱情,某些时候,只是一种信仰。它与人无关,与时代也无关,与爱情本身也无关。
         也重读了纪德的“田园交响曲”,也是相同的语感,那种语感与现代写作相去甚远,也像一种流淌,顺流而下,自然而然,不急着去下个结论,没有结论。牧师给盲女描述景色“今天的山色,就像夏天正午的干渴。”盲女看不见,看到的却更多,她这样描述心中的世界:“野百合花,看上去就像火焰钟,像天蓝色的大钟,充溢着爱的芳香,在晚风中摇曳。”多半时候,眼睛看得见的人不会看。多么公平,看得多了,反而看不见的也多了。
  
养生电影
          前段时间看徐皓峰的书“刀背藏身”,序言写得很棒,写到有一种电影是养生的,比如小津电影和八十年代前的中国电影,像”归心似箭”这类的片,精气神很足,人与人相对,亮着精气神,人间爽利。精气神很足,不显疲态,有一种敞亮的好看。而有一种电影是气血不足,同样的,观众连带着智力不足,精神疲软,需要寻求刺激……这种片,正常健康的人会看得虚火上升。想起前不久进影院看的一部片,看得心浮气躁,真的是如此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暮春三则
后一篇:春天笔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