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以工《龙翰凤藻    红豆相思》(转载之五)

(2011-03-08 08:32:22)
标签:

宝亲王

弘历

福彭

红楼梦

冬夜忆平郡王

红豆词

文化

分类: 文渊阁

龙翰凤藻、红豆相思

福彭西征临行尚有声势如日中天的宝亲王送行撰文:“王器量宽宏,才德优良,在书室中与之论文,每每知大意,而与言政事,则若贯骊珠而析鸿毛也”福彭担任定边大将军此一职务,此役战功彪炳可算是他个人事业的高峰。

弘历送行到百里之外的清河,还赋诗三首[1]赠别。云:

宗翰临戎剑气寒,来廷屈指觐呼韩。

秋风掼拂征人面,马上何须回首看。

溶溶碧水向东流,戎马催程敢重留。

莫把渭城新曲子,翻成水调唱凉州。

武略文韬藉指挥,书斋倍觉有光辉。 

六年此日清河畔,君作行人我独归。

清史记载福彭的资料并不太多,乾隆序文交代了他与福彭相识相知的资料,次年福彭被召回,雍正13年又奉派出征,直到八月雍正突然去世他紧急回京勤王,乾隆即位后福彭协办总理事务,高阳指出《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所谓“凤藻”是指宰相文笔,福彭与允禄等协办总理事务,其权位即等同宰相。

乾隆两篇序文对福彭赞誉有加,除了序文外还有许多赠诗,讨论这些赠诗前,先看一下《红楼梦》的二十八回:

《红楼梦》中与贾宝玉相知相惜的俊美男子共有三位,分别是北静王、秦钟与蒋玉函。虽这三人的地位悬殊(王族、穷亲戚与优伶),但贾宝玉对他们的仰慕关爱之情却是无分轩轾的。《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函情赠茜香萝,叙述贾宝玉在冯紫英所设宴席上,初次见到唱小旦的名伶琪官蒋玉函。席上行酒令的题目、规则都是贾宝玉所订:“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来,还要注明这四字原故。说完了,饮门杯。酒面要唱一个新鲜时样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风一样东西,或古诗、旧对、《四书》、《五经》、成语。”宝玉所说的句子是:

悲-青春已大守空闺。

愁-悔教夫婿觅封侯。

喜-对镜晨妆颜色美。

乐-秋千架上春衫薄。

以贾宝玉的生活经验,描述少女喜乐的对镜晨妆或穿着薄薄春衫荡秋千都是熟悉的。但悲愁句的情景,是独守空闺的少妇,后悔劝夫婿为权位而远戍,并不是他的心境,他大可以春残葬花或秋雨悲秋声,集书中细腻描述林黛玉的愁来对应。

这个远戍的愁倒是与“宝”亲王相似,他曾写下的思念福彭出征的诗,其一即为雍正十一年冬日,题为:冬夜忆平郡王

暖阁熏炉刻漏移,闲情万里忆相知,

高斋趣永三余乐,绝塞风寒列戍悲。

约计凯旋应指日,欲缄书寄更无期,

难堪剪烛清吟夜,念到寒更毳幙时。

这几句诗述说弘历在冬夜里,虽身在有熏香炉的暖阁中,仍想念着远在边塞苦寒中的知己,独自剪烛的冷夜难度等等。是否能约略地描述出此处的“悲”与“愁”?

次年雍正十二年,福彭仍在边塞,诗中有昨年、今夕之句,乾隆还附注:癸丑年八月三日平郡王奉命西征,诗句为:

徘徊倚石栏,闲望抒清吟。 

却忆昨年秋,今夕选知音。 

边陲渺天求,飒音霜风侵。 

抚景怀契阔,踌躇思不禁。 

南仲方出车,颉利末生擒。 

月明人尽望,壮士秋思沉。

这些诗句可看出两人相知甚深,亦与宝玉的“悲”与“愁”相呼应,却不及贾宝玉所吟唱“酒面”的词,最能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此一“酒面”因刘雪庵在一百多年后谱曲名为《红豆词》而熟为人知。因王维诗“此物最相思”句,红豆又被称为相思豆,这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是谁对谁的相思呢?著名的《红豆词》全文如下: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

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

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

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

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

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词曲中所表达的情怀,当然是等待的相思,虽面对春景如画及玉粒金莼般的美食,仍是眉头深锁、无法成眠、形容消瘦。书中的贾宝玉是没有经历过这样刻骨的相思,此时林妹妹、宝姊姊都与他朝夕相处,一同住在大观园中。

再看福彭出征次年夏日炎炎时,弘历亦写有“夜卧听雨”长达二十八句的长诗:

朱明届候天方永,如烘暑气焦尘境,

座间挥扇手欲疲,林下乘风吹不冷。

今朝一雨洗烦嚣,入夜蒙蒙万缘静,

杨柳阴中罢暮蝉,梧桐枝上收清影。

时有匡床高卧人,一杯芳润浇苦茗。

夜凉霜簟好安眠,芭蕉响滴残梦醒,

醒后悠悠动远思,思在龙堆连雪岭。

如心居士在军营,年来王事劳驰骋。

即此清凉夜雨秋,行帐残灯悬耿耿,

天心仁爱当偃师,坐看绝塞狼烟靖。

百万健儿归故里,净洗兵戈只俄顷,

犹忆去年烟雨中,绿蓑共泛沧波艇。

清宵蝶梦亦偶然,人生何必叹浮梗,

借有好风吹送诗,知君应在三秋领。

这些诗文可看出乾隆与福彭二人相交至深,而诗意与曹雪芹的红豆词是相通的。



[1] 乐善堂全集卷2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