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晨铁嘴】“鸟巢文化宫”该一棒子打死

(2010-07-11 12:00:43)
标签:

杂谈

分类: 声音时评

“鸟巢文化宫”该一棒子打死

姜春康

 

    财政收入不到3亿,却花2亿盖个“鸟巢”。近日,有网帖直指山西蒲县这个仅10万人口的偏远地方花费2亿建造了形似“鸟巢”的文化宫。发帖人称蒲县此举劳民伤财,领导追求形象工程。昨天,蒲县相关领导出面表示,工程实际投资是1个亿。(7月9日《 新京报》)


    和江苏省阜宁县耗资数百万元兴建“山寨版上海世博中国馆”相比,山西蒲县显得更大手笔一些。因此,消息一出,走红网络。我认为,打造酷似“鸟巢”的文化宫,无论是花费2亿还是1亿,对一个县来说都算巨款,当叫停,当一棒子打死。


    首先,“鸟巢文化宫”之所以被关注,网络曝光和网友质疑作用甚大。互联网革命时代,让新闻换了许多新玩法,这必然导致各种自由声音尽情发挥,有中肯有偏激,有实事求是有华而不实。“鸟巢文化宫”声名鹊起,两点最吸引眼球——酷似“鸟巢”和投入巨资。这也是网上被抨击的关键所在。在“鸟巢文化宫”新闻上,网友深挖追究有道理,即使不是酷似鸟巢,而是另起锅灶,造“雀窝”、“冰立方”等,花费同样钱,蒲县一样可能受到抨击。


    其次,对于蒲县来说,全县10万人,县城3万人,仅有两条主要街道。斥资一亿建造“鸟巢文化宫”,人均高达1000元,这投资压力很大。尽管,该县将“鸟巢文化宫”定位为:打造成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管理科学、理念创新”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广场,当不能因为上升为“蒲县形象”代表工程,就超越实际能力办事而不在乎民意。该文化宫工程前身仅是投资4000万元的文化广场,如今变成一亿元的“鸟巢文化宫”,工程膨胀变形值得怀疑,上级部门应仔细捋一捋其中是否含猫腻,将真相像洋葱一样剥给群众看。


    第三,口诛笔伐很重要,“一棒子打死”拒绝狡辩。鸟巢文化宫”吸引眼球,让参与者被推至风口浪尖称——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被指“山寨鸟巢”是“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这些事都不要多说了。这三句话,让人看到“鸟巢文化宫”掀起的讨论热潮,已铺天盖地到“不要多说了”。而实际上,不能不说,更不能不多说。网友门将新一轮的讨伐目标转向“应付回答”、“不合作还原真相”等,如此增加新攻击点,从“就事论事”变成“就事论县”,目的只有一个——让这样的形象工程越少越好。


   总之,网络时代,痛打“落水狗”很有必要。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要查“鸟巢文化宫”,更要给其他地区警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