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晨铁嘴】山寨版中国馆,花架子工程当废

(2010-05-04 15:13:06)
标签:

杂谈

分类: 声音时评

 

山寨版中国馆,花架子工程当废

 

姜春康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际,江苏省阜宁县耗资数百万元兴建“山寨版中国馆”。这个被网友称为“山寨版中国馆”的雕塑,位于阜宁县城南的204国道和329省道交汇处,远远看去,是一座上部为四方冠形结构的红色建筑,外形酷似上海世博中国馆。(5月4日新华网)


  不得不佩服,阜宁县借上海世博会而大兴土木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只不过,这种“与时俱进”是打着“城市需要标志性建筑”幌子,建成的“花架子工程”而已。这样的形象工程,当废当叫停。


  首先,“山寨版中国馆”是穷地方打肿脸充胖子的荒唐之举。阜宁县属苏北革命老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24元,在江苏省属较低水平,系欠发达地区。而建造这样一个名“中华情”的“山寨版中国馆”雕塑,雕塑上部钢结构、装修及灯光亮化工程造价约200万元,广场其余部分耗资约150万元。很显然,350万元的巨资,与阜宁县的经济发达水平相比,过于大手大脚,百姓收入和政府“挥霍”程度,严重不对称。


  其次,“山寨版中国馆”不但涉嫌侵权,更是只能看不能用的“花架子工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具有独创性的建筑作品是受法律所保护的作品。阜宁的“山寨版中国馆”,涉嫌侵犯他人著作权。更重要的是,与上海世博中国馆对比,其建筑下方和内部没有太大空间。换言之,“山寨版中国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场馆,其真正作用就是“看看”,也只能看看。试问,不能用只能看的 “花架子工程”,其意义何在?这种复制和模仿除了哗众取宠外,还有啥意思?


  再者,花巨资建“山寨版中国馆”来提高阜宁县城市影响力,系十足的掩耳盗铃式谎言。据报道,阜宁县政府办主任解释称,阜宁是盐城市仅有的两个不靠海的县之一,也是盐城市唯一没有高速公路的县市,经济区位让当地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广场上兴建一座醒目的雕塑,确有提升地方影响力的考虑。我们来剖析下政府办主任的话,就会发现好玩的逻辑:不靠海,就需要建雕塑;没高速路就要建雕塑;有压力就要建雕塑。而实际上,建雕塑和这三者之间有关联,但绝非充分必要条件。或者说,花10万和花350万建一座雕塑,实际对“不靠海”、“没高速路”、“有压力”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总之,提升一座城市的影响力,光靠花巨资的雕塑,行不通。改善民生,比什么标志性建筑都重要;增强知名度,哗众取宠是旁门左道。政府财政的钱,应该用在刀刃上。类似“山寨版中国馆”这样的花架子工程,当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