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所学校,一“勇办”收费班,一高调自制“土政策“

(2008-08-03 11:48:48)
标签:

学校

莱阳

乱收费

杂谈

    部分学校顶风而上,或采取隐蔽手段变相收费,或用“自愿交费”来掩盖“强制性收费”,这不仅会加重家长的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同时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谁在越位“蚕食”教育资源?
姜春康

 

      “学校的任课教师牵头办补习班讲课,说是自愿,但不让孩子去吧,怕得罪教师,再是其他孩子假期来学了,自家的孩子开学后跟不上怎么办?真是左右为难。”莱阳城区盛隆小学的家长对学校“每天上午补习收费270元”敢怒不敢言。近日,YMG记者报道了莱阳一小学暑假办收费班后,引起莱阳市教育局的高度重视,立即对学校办班情况展开调查。目前,已经责令学校立即停课,校长做书面检查。


       记者报道,“抽”倒了一所学校补习班的“外快”,学校停课,校长做检查,这样的结果,稍微可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安心了。如此事件,令人揪心。


       有关福山区实验小学的一条新闻,同样让人揪心。该小学日前规定:今年需到实验小学上学的孩子,要到幼儿园上学前班,否则不予接收。学校深刻理解“知情权”的含义,很快通过多家幼儿园老师,让幼儿园孩子的家长获悉此消息。


       两所学校,一个“勇办”收费班,一个高调自制“土政策”。而本质上都是,学校对教育资源的“强用”、“挪移”和“变脸”。


       在百度上,显示有近万条与“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的通知和新闻,这说明,这种现象并非莱阳盛隆小学的“创举”,其普遍性波及全国。从某方面讲,莱阳盛隆小学只是一只“待罪”的羔羊,在危险前努力舞蹈,却忘记了危难临近,悬崖在前,以“越位”的姿态行驶着“编外权”。


       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一直为教育部严厉禁止。可为何总有学校“顶风作案”呢?


       经济利益的驱动,是首当其冲的“借口”。在丰厚的“回馈”面前,一些学校藐视法规的存在,在他们心里一场“收益成本分析”悄然进行:若未被曝光或者揭发,则成本极低,收益颇丰;一旦被抓,无非取缔。而在他们看来,被抓的概率很低,天平的一端似乎更倾向于“不被抓”。因此,加大“顶风作案”学校的违规成本,用刚性的制约来硬化制度的落实,实属必要。


       同时,加大监管力度,是不可少的“链条”。不妨换个思维来看,如果不经过记者曝光,莱阳盛隆小学事件会不会仍然继续“健康活着”?其他学校看到后,会不会来个“效仿总动员”?当地的教育部门对该校的行为和家长的反映,是“未见”还是“视而不见”?是“故意”还是“习惯”?背后是否另藏有隐情?是否存在所谓的潜规则在蒙蔽双眼?为何记者曝光前,无人制止?


       这些质问和隐忧,折射出某些监督部门的管理缺位。当执行力被人为弱化,当教育资源被变相“蚕食”,当学生成为“汲取利益”的温床,损伤的将是不仅是家长的期盼,学生的善良,更是整个教育的权威和尊严。


       完善的举报机制,对制约学校行为至关重要。公开举报电话,曝光违规学校名单,甚至责任人的名字,这看似简单的背后,则会加大违规的“隐性成本”,降低学生个人的个人风险和家长的经济付出,同时,对社会也可弱化因此带来的潜在风险和远期危机。


      “一费制”政策在广大农村农村实施后,明显的乱收费项目基本销声匿迹。莱阳盛隆小学仅是“个例”,但这星光点点的苗头敲响了警钟:部分学校仍在顶风而上,或采取隐蔽手段变相收费,或用“自愿交费”来掩盖“强制性收费”。这些,无疑会加重家长的负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同时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莱阳市教育局已坚决称,“将做进一步认真调查,严格按照省市两级教育部门的规定进行处理。”我们期待着,最终的调查结果早日见到“阳光”,以完美的“姿势”呈现在烟台市民面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