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草叶集》后
(2021-10-12 11:47:59)王晓露
读完美国沃尔特·惠特曼的《草叶集》,黔北高温阳光好的秋天终于阴下来,然后下小雨、小中雨,淅淅沥沥,打在青瓦上、树枝上、雨篷上。我一边听雨,看雨下的草叶们,雨珠滚动滑落,清新水灵;一边想惠特曼诗中的“草叶”们以及“草叶”的象征。草叶无处不在,草叶因为普通而没有进入人们的“欣赏”与“品味”之级。
《草叶集》里,惠特曼什么都写,尤其是战争、战场、老军人的死、年轻军人的死、知道名字不知道名字的军人的死……更是许多诗人、作家无法亲历感受的题材。一八六一年至一八六五年美国内战斯间,惠特曼先后在纽约和华盛顿的战地医院做义务裹伤员和探视员,他能亲历伤员伤势的惨烈、死亡……我即使躲在黔北拉上防晒窗帘的屋里,静静的,抛却普遍的功利,断断续续的读他的诗,心中也是激情满怀。
青少年时期,我从别人的口中知道惠特曼的《草叶集》,就一直想买此书,可是一直没有买到。现在好了,想买什么都是手指动一动,再漫不经心的等待收包裹。
读《草叶集》,最大的感受就是读惠特曼的胸怀。惠特曼不是救世主,他也没有半点救世主的姿态,但他对那些死去的人、战败的人、有名与无名的人,都在用他的方式记住他们,爱他们,希望他们不朽。他说:“失败也很棒,只要战败者和战胜者有同样的精神。”,他诗中对生命的爱,像阳光普照,他的问候不遗余力的要到达每一处生命之地。
在《草叶集》里,惠特曼没有特意明确的写给“草叶”的诗,但每到我眼睛疲惫了或腰痛了,起身离开书本,心里想的都是草叶。在我想来,惠特曼的“草叶”是大众,是沉落在土地间的我们。只有我们才害怕阳光照不到,只有我们的名字才是我们自己书写。他说:“人类内心的光才是最经久的光源”。我们每个人都是发光体,我们的光一定是先照亮自己,然后才能照亮他人。
他的诗,《给失败的人》,也给《最勇敢的士兵》,给《奥西拉》,也《给一位普通的妓女》,给《狱中的歌手》等等,没有一首是歇斯底里的喊叫,也没有一首是空洞的说理。他的诗来自他亲历体感后的诗意理性表达。
惠特曼诗中的性,总让我想起“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佛家修炼后的“放下”与性满足后的“放下”,距离有多远?只有满足后才言“放下”。“满足”也是自我修行,而不是扩大他者的“取”。生活在哪里,哪里就该有修行。性满足尤其如此。
惠特曼用“草叶”作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意象,“草叶”既是他创作思维里的千军万马,又是他独有的灵魂;既是他身边生者的形象,又是他死去的亲朋好友呼之即有的鬼魂。“高挑的叶子”、“细长的叶子”、“象征任性的叶子”……草叶的普通,在他一生的诗歌里,铺展成耐读的诗句,而那些躺着的诗句又都立着“草叶”的意象,站立成丰碑,矗立在我心间。
没读《草叶集》之前,眼前的草叶绿意流淌,静静的为花做嫁衣,为根摄取阳光。读了《草叶集》之后,草叶还是草叶,但叶片上,都隐隐的刻着一个惠特曼,一个与草叶共生的惠特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