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在恶性循环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魏雅华
写下这个标题,不禁让我想起件事:
有天晚上,有位报社的老总请我吃饭,去的地方是家酒楼,档次不低,店堂面积至少有2000平米。可空荡荡的两层楼上,还是吃饭的高峰时间,为此,我特地看了看表,6点50分,如此之大的一座酒店,仅我们一行三人。以致我不禁脱口而出:你们今天营业吗?
好不凄惶!
我们吃的是工作餐,几盘小菜,外加一瓶红酒,羊肉泡馍。若在别处,如此简单的饭菜,顶多不过超过50元,可他们一结账,竟算了我们389元!仅那瓶红酒,我常喝的,超市售价不过28元一瓶,竟给我们算了158元!
我心想,难怪没人来吃。这饭店,准是我的野蛮女友孙二娘开的,卖的包子是人肉馅的。若是菜园子张青迟回来一步,连武松兄弟都大卸八块,剁成肉泥了。
老总叫了老板来一问,老板一脸的苦相,诉苦说,开门才一个月,亏了28万了。连租房带装修,花了170万。想关门都关不了,关了门,欠银行这一屁股烂债谁还?
难怪,进来一个宰一个,逮住一个是一个,逮谁灭谁,谁还敢来?
想想都让人失笑,北京的楼市也办成了孙二娘的店了。越没人吃越涨价。在暴利与亏损的泥潭里苦苦挣扎。在这恶性循环、每况愈下的怪圈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想来也是这个理儿,想关门都关不了,关了门,欠银行这一屁股烂债谁还?
说到此处,让我们来看一篇刊登在2007年4月25日《北京晨报》上的文章:《京商品房销售面积一季度同比降5成
房价仍猛涨》。文中说:
“一季度北京市商品房现房和期房销售面积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现房销售面积为87.2万平方米,期房销售面积为235.4万平方米,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51.8%和28.6%。而价格方面,包括新房、二手房在内的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9%。”
请注意这三个非常关键的数字:51.8%和28.6%,9%。都不是小数字。
现房销售居然下跌了51.8%,跌幅惊人,可房价居然还上涨了9%。同样惊人,涨幅惊人。您说,是不是越卖不动越涨价?其结果只能是越涨价越卖不动。再越卖不动越涨价,越涨价更越卖不动。您说,北京楼市是不是在恶性循环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别忙,还有哪,您再接着读:
2007年4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说:《北京楼市明明很清冷为何还能高涨?》文中说:
“记者近日走访了今年2、3月间开盘的北京商品住宅项目,"冷清"成了最大的主题词。而在不久前的北京春季房展会上,前些年高昂的购房热情已在高房价面前悄然降温。
目前四环以内已经难觅均价每平方米8000元以下的楼盘;房子少了,合适的房子更少了。一方面是住房供应下降,另一方面是楼市"缩量空涨"。”
该文中用了一个股市上技术分析常用的词:"缩量空涨"。即"无量空涨"。一说"无量空涨",作股票的人大家都知道:没有量能的支持,怎么涨上去的,还得怎么跌下来。涨的不费劲,跌得更不费劲。涨得快,跌得更快。
就是个个小孩子都会唱的,那首家喻户晓的儿歌: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奶奶,奶奶不来,骷髅骷髅滚下来。
可不是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