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中国第一个享有“住房幸福指数”的城市
               
                   
------《杨澜访谈录·房价》         
                                  
                                        
魏雅华
   
    
2007年3月20日8点,上海东方卫视播出了《杨澜访谈录·房价》。在这期节目中,杨澜就“房价”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副市长黄奇帆。 
    杨:最近经常说到的一个名词,叫“住房痛苦指数”,它等于商品房每平方米的平均售价除以人均收入。有人算了一笔账,说北京和上海地区的痛苦指数在5左右。请问重庆是多少?
   
黄:如果商品房的建筑面积的平均单价等于这个城市职工的月收入,也就是一比一的话,那痛苦指数就应该叫幸福指数。这个指数如果变成一比二或者一比三,甚至你说的一比四、一比五,那的确是非常痛苦的。
 
(从此处看,黄奇帆副市长非常认真地阅读了笔者断断续续发表的,关于“住房痛苦指数”的全部论述,并仔细研究了该指数的结构。让我这住非主流经济学人,甚感愧疚。)
    我来重庆的时候就说过,最幸福的买房者是重庆的老百姓。去年重庆主城区商品房平均价格为2700元/每平方米,主城区居民月均收入也在2700元左右,基本实现了一比一。
  
(这个数据应当是最新的和最可靠的,如果果真如此,那么,重庆应当是中国第一个将“痛苦指数”升级为“幸福指数”的城市。)
  
   
杨:有报道说重庆人月均收入只有900元,这和你说的2700元差别比较大。
  黄:这里边有一种是按照人均GDP算的,包括老人小孩。职业人群的月收入相对较高,是2600多元。
   
杨:像北京和上海因为是比较开放的城市,很多外地人也来买房,他们的收入,可能比北京在职员工的月平均收入要高。
   
黄:刚才你说的一比五,我认为这个比例可能算大了。上海去年职工平均收入应该在4000多元,上海的房地产平均价格8000多元,大体上是一比二。我觉得北京大体也应该在一比二到一比三,不会是一比五。
 
(在此处出现了误差,在我的计算方法中,所引用的数字为“人均月收入”,黄副市长所引用的数字为“职工平均月收入”。而在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字中,这个数字我未能找到。这个数字应当是一个不易准确统计的变数。)
    还有就是,我们算职工人均收入的时候,是指这个地区的全体居住者的人均收入,但是我们往往没有把外来购房者算进去。而那些在上海和北京买房的外国人和外地人,差不多占了北京、上海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他们的资金实力比较高,所以我知道北京、上海购房指数没有重庆那么幸福,相对痛苦。他们的系数可能有一比二,一比二点几,但绝不会有一比四、一比五这么高。
 
(也许,黄副市长所说的是对的,但外来购房者的准确数字,仍然是一个在统计上无法获得的数字,所以只能割爱。)
  杨:我相信您也一定非常关注,现在媒体上关于房价是否存在泡沫的种种争论,那么衡量一个城市的房价是否合理,您用什么样的指标?
  黄:短期的房价和供求有关。中期的房价和成本有关,包括土地成本,建筑成本,劳动力成本等。成本高了会影响中期的房价,远期的房价归根结底和收入有关。如果这个地方职工的月收入等于一平方米的房价,那就符合基本规律。长远来说,如果这个城市职工的月收入平均是在四五千元,房价在八九千元的话(约“一比二”),那肯定是有泡沫。
  杨:关于房价是否还会继续上涨,众说纷纭,有的房地产商说上涨势头起码要持续到2020年,有的经济学家说2008年是一个拐点,新结婚的人群要下降20%-30%,所以对于房子的需求会下降。对于房价的中期走向,您怎么看呢?
   
黄:从中长期看,中国大陆地区的老百姓每年的收入都在增长,隔七八年就会翻倍,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房价会跟着大体一比一地往上升,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如果收入高了房价不涨,这不符合市场规律。如果收入没有上去,房价一路暴涨,老百姓会有很大的意见,市场也不会景气。
   
杨:您觉得仅仅就房价和收入比这样一个数据,就能够来判断房价是否有泡沫吗?是否还有其他借助的手段?
   
黄:应该说这是一个最主要的数据。
  
   
黄奇帆还在本届人大会议上说,对城市住房应该设置“幸福指数”与“痛苦指数”,“痛苦指数”过高,应该对官员问责甚至处分。
   
我们很高兴,中国终于有了第一个享有“住房幸福指数”的城市,当然,重庆仍然会有很多对住房不满意的民众。
  
“住房幸福指数”是一个渐进的指数,现在,重庆也才刚刚挨到了这根线,“住房幸福指数”还将从等于1向小于1前进,也就是说,房价的涨幅要低于收入的涨幅,如果能跌到0.6甚至0.5以下,那时,“住房幸福指数”才会显示出它真正的价值。
 
        
声明:此文为原创稿,报刊转载须征得作者同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