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琉璃世界药师佛,消灾延寿度娑婆

(2011-03-02 20:02:20)
标签:

杂谈

    兴化报本寺力求打造成药师佛道场,东方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是药师佛的净土,药师佛即药师琉璃光如来,据佛经记载药师琉璃光如来手持药钵,医治一切众生之病源和无名痼疾,药师佛的十二大愿中,其中最令人瞩目的一条是“除一切众生病,令身心安乐。”

琉璃世界药师佛,消灾延寿度娑婆

琉璃世界药师佛,消灾延寿度娑婆

    药师佛的净土为“东方净琉琉璃世界”,故又称琉璃光佛,以琉璃蓝为其肤色,具法身佛之相。一面二臂,以吠琉璃蓝为其肤色,身穿三衣,右手施愿印持持药诃子,左手脱药钵,钵内贮满能治众生因果上一切诸病之妙甘露,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好,以金刚跏趺姿安住于莲花月轮宝座上。

  药师佛在因地修持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好,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网庄严过于日月;幽冥众生,悉蒙开晓,随意所趣,作诸事业。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声闻、独觉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无量无边有情,于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设有毁犯,闻我名已,还得清净,不堕恶趣。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第七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八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女人,为女百恶之所逼恼,极生厌离,愿舍女身。闻我名已,一切皆得转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九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令诸有情,出魔罥网,解脱一切外道缠缚。若堕种种恶见稠林,皆当引摄置于正见,渐令修习诸菩萨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王法所录,绳缚鞭挞,系闭牢狱,或当刑戮,及余无量灾难陵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闻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脱一切忧苦。  

    第十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得闻我名,专念受持,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

  此十二微妙上愿使众生得现世安乐。要让众生今世生活于安乐无病苦之中,使具足诸根,导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释迦牟尼佛因此开示药师佛法门,利益后世众生。

    药师与弥陀两大法门

    药师与弥陀两大法门,在释迦佛法中应该平衡发展才对,可是大家多知道有弥陀法门,求生净土,很少人知道有药师法门,能够延寿长生,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概是中国佛法在晚唐的时候,经过三武一宗的毁法,天台贤首性相各宗经论皆被摧毁,唯禅宗不立文字,不用经典,山林水边,皆可做其功夫,故唯禅宗流盛,其他显教各种法门,皆告衰微。到了宋朝,宗匠不多,禅宗亦渐走下坡,而念佛法门,有起而代之之势。一句弥陀,天下披靡,所以净土法门独盛,人皆偏于念佛往生,送死度亡;致使消灾增福,现生可以随愿所求的药师法门,反而隐晦不扬,好似全部佛法,就只有净土法门全权代表,其他法门都一落千丈了!  

    到了清朝,有位玉琳国师出现,他阅大藏经,发见《药师经》,觉到药师佛所发的十二大愿,多是注重福利现世众生,繁荣现实社会。他觉得这个法门很合时代潮流,对偏重弥陀法门来讲,是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他就出来提倡,且替《药师经》流通本做了一篇很好的序文,里面有两句动人的诗句说:‘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他对于这部经可谓推重备至。

    药师经跋------玉琳国师   

    予辞恩绝尘,不暇披览,偶入藏阅药师如来本愿功德,不觉手额失声,愿人人入如来愿海也。或问何于此经惊叹如是?告之曰:予见世人顺境沦溺者不一。富贵可畏,甚于贫贱,今此如来,使人所求如愿,遂从此永不退道,直至菩提,则欲于王臣长者,一切人中作同事摄。不乘如来愿航,何从济乎?大凡修持,须量己量法,直心直行。诚能厌恶三界,坚志往生,则专依阿弥陀经,收摄六根,净念相继,所谓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决定往生。此先自利,而后利人者之所为也。若于现前富贵功名未能忘情,男女饮食之欲,未知深厌,则于往生法门,未易深信。即信矣,身修净土而心恋娑婆,果何益乎。则求其不离欲钩,而成佛智,处于顺境,不致沦胥者,固无如修持药师愿海者之殊胜难思也。若能信行,久久不懈,知不独富贵功名,转女成男,离危迪吉,如如意珠,遂愿成就。即得于一切成就处,直至菩提。永无退转,何幸如之。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一行不才,应邀作药师佛赞,如下:

    琉璃世界药师佛

    消灾延寿度娑婆

    十二大愿利有情

    富贵吉祥永安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