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标签:
杂谈 |
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1、党,善也;美也。——《广雅》
党学者:好学生、好儿童。
2、观,就是劝。观通“劝”,如:观王(劝说帝王)
3、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把善言讲给别人听,觉得比让人听钟鼓琴瑟还要快乐。
4、 故君子之于言无厌。
厌,表讨厌的时候,估计是大宋时代。
在春秋战国,一般表压、满足。在荀子的文字中还表塞,要么是压制,要么是堵塞。(厌其源,开其渎。——《荀子;修身》。注:“厌,塞也。”)
这儿,只能大众化一点:满足。
译文:所以,君子对于口才这事儿,一定不要满足。(要经常练着)
5、鄙夫反是,好其实,不恤其文,是以终身不免埤污、佣俗。
埤:卑下。污:污水。
译文:粗人相反,喜欢实在人,不屑绕的人(文:修饰、讲究、小资),所以,一辈子都不免下流、庸俗。
你荀含泪确实是做到了的,绕死人为止。
6、故《易》曰:“括囊,无咎无誉。”腐儒之谓也。
括囊:结扎袋口。亦喻缄口不言。
译文:所以,那《易》经上说的“嘴巴遭缝了,说不出歹也说不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