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体会生佛不二?

(2009-01-01 07:40:57)
标签:

生佛不二

性相一如

                        如何体会生佛不二
  这位同修问:“拜佛时候,总觉佛、我是有很大的分别。佛高高在上,自性却是佛。如何使自己体会佛我无二的境界?”

  答:你问的话很正确。确实要能做到佛我无二,这是功夫。怎么能做到佛我无二?先要做到“人我无二”,然后才能够通达“佛我无二”。我们讲大经,不只一次的提醒同修,常常提醒!许多宗教里面,特别是东方的宗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实在讲,西方的基督教早期经典里面,也肯定有轮回。现在六道轮回的观念,已经成了一个时髦的话题,相信的人愈来愈多了。所以我们这个身会死,我们的灵性不会死!

  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问波斯匿王:“你今年多大年岁?”大王说:“我今年六十二岁。”他跟释迦牟尼佛同年。佛就问他:“你自己回想,你几时见到恒河?”他说:“三岁,母亲带我经过恒河,见到恒河。”然后佛就问他:“你想想,你十岁跟二十岁比,身体二十岁的时候比十岁怎么样?”“比十岁老很多了。”“三十岁?”“三十岁又比二十岁老。今年六十二岁,想起过去,比五十岁的时候老了很多。皱纹也多了,眼也变成老花,耳朵也不太灵光了。”这说明什么?身体变化,有变化就有生灭。

  佛就反过来问他:“你三岁见恒河,现在你六十几岁再见恒河。你的见有没有两样?”他想想,没有两样:“三岁见恒河是这个样子,现在六十二岁见恒河,还是这个样子。”“你这个见不变,不变就是没有生灭。”从这个地方证明,六根的根性是不生不灭的;六根的根身是有生灭的,根性没有生灭。波斯匿王从这个地方觉悟了。这个比现在一般人讲“灵魂”,高明太多了。实在讲,灵魂还是有生灭,为什么?它是妄心,它不是真心。佛讲的是见性,这是真心,六根根性是真性。心性不生不灭,肉体有生灭,这比一般说轮回要高明太多了。

  佛告诉我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都是自性变现的。这个话我们很难懂,所以佛常常用比喻来说法,最常用的比喻是“梦”。“梦幻泡影”,梦、幻、泡、影四个比喻,是以梦为主。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有自己,也梦到许多人,也梦到山河大地,也梦到虚空。当你梦醒的时候,你可以去仔细想想,梦里境界还很清楚,这梦中境界从哪来的?自己心想变现出来的。梦里自己是自己,梦中别人还是自己。山河大地、虚空,没有一样不是自己。梦是个妄境,所谓是“全妄即真”,全部的妄境是真心变现的。“全真即妄”,我们全部的心性化成外面虚幻的境界。性相是一不是二,性相一如,性相不二。真跟妄是一,它不是二。我们今天见不了性,是把真跟妄分做两边,不晓得真就是妄,妄就是真,真妄是一不是二。你真正契入这个境界,我们对一切众生就跟对自己一样,自他不二,生佛不二。

  佛从哪里来的?佛是我们心性变现出来的,我这个身体也是心性变现出来的,一切众生、山河大地、桌椅道具,也全是自性变现之物。从这个地方,你才能够契入“我跟佛是一不是二”、“我跟佛的关系很近,没有距离”。你是因为不了解这个道理,不了解事实真相,“佛跟我们距离很远,佛高高在上”,其实不然,没有高下,没有远近,没有去来。这个道理在大乘经里面讲得很多,你慢慢去读,慢慢去参,慢慢去体会。你能够体会到,很有受用。(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44)

 

    菩萨实在讲,自己勤苦修学为什么?为别人,不是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觉悟了,他明白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不是别人,所以从这个地方,兴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叫做佛知佛见,《法华经》上讲“入佛知见”。我们哪一天也发现了,也认清楚了,也肯定了,虚空法界一切众生是自己。怎么是自己?一念自性所现的。这里面说的一切众生,不只是有情众生,无情众生也包括在其中;现在讲的动物、植物、矿物,还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全是一念自性所现。《华严经》上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识就是一念自性。虚空法界是自己,一切众生是自己,所以大乘经上常讲,“生佛不二,性相一如”。你要是真正明白这几句话,透彻这几句话,你就入佛知见,你不是凡夫知见,你是佛知佛见。知见同佛,哪有不作佛的道理?你就成佛了。这个见解,这种的宇宙人生观,是诸佛如来、是诸大菩萨的。凡夫如果也有这种宇宙人生观,这个凡夫就成佛,这个凡夫就证得法身大士。
   作佛、作菩萨之后,只有一桩事情,常行六度,度生成佛。自己用六度这个方法成就的,还用这个方法帮助一切众生。不但法藏是用这个方法成佛的,给诸位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都是这个方法成就的。果然真清楚、真明白了,诸位想一想,那不布施行吗?不行,一定要从这里下手,你布施得愈干净愈快乐,愈干净愈自在。大家都希望自己有智慧,为什么智慧不能现前?贪嗔痴盖覆了,你都懂得,你听得很多。你把你这个盖覆去掉,你的智慧不就现前了吗?贪什么?贪财贪名、贪色贪利,你把这些东西统统去掉,统统布施掉,统统舍掉,你的智慧就现前。去掉一分就生一分智慧,去掉两分就生两分智慧,你要想智慧圆满,你要舍得干干净净。这是真理,是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去干。所以菩萨自行,也用这个方法度众生,帮助众生成佛,帮助众生作佛、作菩萨。诸佛如来修行证果,是为了这个。
    我们今天发心,我们今天也在自行化他,与诸佛如来的理念,与诸佛如来的形相,相应不相应?我们要常常反省。果然相应,我们就如法,我们的功夫也就得力。如果我们的发心,我们的行持,跟弥陀的本愿还不相应。实在讲,四十八愿太长不好记,这十首偈好记,这十首偈就是四十八愿的总纲领。想想看我们跟这十首偈讲的相不相应?不能不认真努力学习。功德利益是永远不再搞生死轮回,生死轮回太苦了。现在作人很苦,作畜生、作饿鬼、堕地狱更苦,苦不堪言。如果学佛遇不到这个法门,说实在话真的没有福报,想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想在这一生当中脱离三恶道,谈何容易?我们遇到这个法门要知道珍惜,机缘非常难得。

——录自净空法师《无量寿经》讲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