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代理公司路在何方

(2006-05-13 00:17:37)
                        代理公司路在何方

                                图腾镜

    开盘当天被抢购一空或一天进账10亿的“销售疯狂潮”已经席卷整个深圳地产。很显然,地产销售周期日渐变短,随之服务链发生变故。拿广告当饭碗的党控传统媒体广告量每况愈下,广告公司地产效益急剧下滑,代理公司代理点费延直线下摆,惟独网络媒体方兴未艾,无疑,地产世界风云变幻,量变导致质变,那么,代理公司的未来的颠簸之路又在何方?

●缘港

    上世纪90年代初,以香港中原、置业国际等为代表的地产销售代理公司进军深圳市场。他们并没有将香港“地铺式”营销带到深圳,而是一反常态的在深圳地产不成熟规则里寻找突破口,杀出一条血路,独家接管销售环节较为薄弱开发商项目的销售权。经双方合作尝试达到了双赢,开发商无须招兵买马太多的营销工作人员,解除了因开发商无项目期裁人的后顾之忧,代理商也从中获得了可观的代理利润。

    渐渐的,深圳众多开发商开始依赖代理商来销售,日积累月,代理商变得市场经验丰富、销售技巧娴熟、销售成功率趋高。开发商省事,代理商专业。形成了“周渝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代理局势,代理公司从此变成了地产行业不可或缺的一匹黑马。鉴于此,陈劲松也从香港中海跳出,成立世联,使得代理界变得热闹非凡,代理行业由深圳启航,很快被全国其他城市
拷贝。

●崛起

    本世纪初,由于代理公司在地产界的业绩有目共睹,取得了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地位,从业人员与日俱增,各路英雄纷纷成立代理公司,代理公司的战国时代形成。

    一个行业的兴起,必然会朝着操作规范通路上整合和迈进,竞争逼人,代理业步入了“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虫”的时代。1996-2000年,深圳地产呈平稳上升期,代理公司由“摸石头过河”向“乘风破浪”转变,一个3-5万平米的项目,一般销售周期为半年到一年。

    此时,代理公司操盘手已经掌握了大量的地产营销经验,认为慢速代理并不过瘾,房价也平平谈谈。于是,各路人马始作涌式的在地产界“翻江倒海”。参与开发商的前期产品定位,不打造领潮地产的项目、不卖个好价钱誓不罢休。于是,概念营销、体验营销、情景营销、活动营销、名人营销、文本营销、爆炸营销等满天飞扬,最终转换成价值营销。代理公司自2001年开始
崛起,使得深圳房价在白日化竞争中上扬。

●转变

    时过境迁,一晃又是三、四个春秋,2005年到了,深圳地产在代理公司的认筹、排队、排号的怂恿下,积千人在一日内集中开盘,制造“抢购效应”。使得地产销售周期变短,意味着代理业的服务功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原、世联、置业国际、德思勤等的生意日益膨胀,加之经常总结发布地产市场走势与动态的研究报告,彻底的营销了代理商的地位。

    代理公司把房价整高了,把楼市肚子整大了,把自己整变了形。前几年,代理公司由专属销售变成专属营销,换言之,就是由平淡销售变成高价吊卖。现在呢?销售周期变短,销售功能大势已去,不得不把后期的“营销服务”转变成项目“前期定位”服务。代理公司惶惶不可终日,但,一个行业的存在,而且不断地在壮大,说明有其存在的理由。

    2006年,代理公司的服务功能发生了180度急转弯,原来的“重营销、轻定位”的代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地产形势,漫漫向“重产品前期定位服务、轻营销的服务”模式转变。其战略发生了变化,代理公司变成了“前期定位市场服务公司”营销只是蜻蜓点水。如果某些代理公司还在“营销服务”领域里停步不前,一定是离关门大吉为时不远。

    代理公司只有多操盘、多研究市场需求、多总结细分客户、多攻克差异化产品课题、多研究开盘的聚众效果,才能真正服务好“开发商产品前期定位的服务”,这也是代理商日后发展的唯一出路。开发商切勿以为营销变得象文中所言那么轻描淡写,前期预热和阻击市场的营销策划仍然大有文章可做,任何专业领域的疑难杂症,还是需要专业人员来解决。


     点击图腾镜更多文章

文章引用自:图腾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