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还处于一个社会面静止状态,交通的限行最有效阻断人员的流动,一夜间,这个城市安静了许多。习惯了这些无常中的有常,人们依是有序地生活。
物资的供应是正常的,没有某地的惶恐与不安。擅长贮藏一直是这个地区的特色,物资短缺的年代记忆养成了生活于此的行为习惯,打开哪家的冰柜粮屉,都会有着满满的存货,即使有个突发状况,短期内不会出现粮荒食缺的现象。
每日出去做检测的时间便也是放风的时间,街上车少人稀,倒也是舒适得很。路边的榆叶梅开了,一团团簇拥在一起,似粉色的绒球,给这个灰色的春天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打开这个春天,春色终是关不住的。
绿色总是在不经意间悄然写意,仿佛只是一个夜间,四周便换颜色,小区里的树都在悄悄地伸展着枝叶,嫩绿嫩绿,透着生命的朝气。孩子们的笑声是与这春色相融合的,玩耍嬉笑间催熟了迎春花的脸,一朵朵,一簇簇,于渐绿渐亮的亭院中绽放。有什么能影响孩子们的童真呢。
居家办公,是无法深入系统地推动一项工作,视频会议成了常态的沟通,这个社会真正进入了格式化的模式。焦急也只能用更多的隐忍去掩盖。
几日来,许多博友都纷纷移居另开的公众号,博园还能存在多久的危机已越来越逼近。十五年之久生活于此,习惯了这里散淡宁静的时光,很多心迹带着时光的记忆存留于此,很多朋友虽不曾谋面却熟悉着彼此的心迹,离开这里,有着深深地不舍。资本的社会,一切皆可理解。
随遇而安吧,无论结果如何,也要感谢新浪这个平台,让许多人有了一个倾诉的地方。回想起来,十五年,人生真是弹指之间,岁月催熟了人也改变了生活,能够于此还拥有一些老友旧忆也是幸事了。知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