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恩寺中大雁塔

(2011-08-27 12:40:04)
标签:

玄奘

印度

大雁塔

慈恩寺

宋体

分类: 游记

大雁塔座落在西安市雁塔路南端的慈恩寺内,按照我国古代时塔名沿用寺院称呼的习惯,大雁塔也叫慈恩寺塔。

慈恩寺建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是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为报慈母恩德建造的,故名慈恩寺。寺内苍松翠柏,金菊垂柳,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十余院落,房舍1897间。相传吴道子、尹琳、王维等著名画家都在慈恩寺作壁画。唐太宗诏令玄奘来这里任主持后,寺院规模得到发展扩大。

玄奘姓陈名讳,河南偃师人,玄奘是法名,又尊称三藏法师,所以又称他为唐三藏。他13岁在洛阳出家,21岁受了大戒,22岁到四川、湖北、山东等地深造。在唐太宗贞观三年(629年)从长安出发,随着西域商队,在茫茫戈壁上艰难地跋涉着。出玉门、过敦煌、走大漠、翻雪山,到达佛教胜地印度。在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拜戒贤法师为师,苦心钻研佛经原文,游学印度各地。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带回大量梵文经典,成为名震中外的佛学宗师。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就是以他去西天(印度天竺)取经为背景所创作的一部神话故事。书中内容多为幻想虚构,但实际上玄奘确实用了17年的时间行2.5万公里路程,周游列国,带回佛教经典520箧,657部。

玄奘在慈恩寺住了8年,翻译了佛教三藏(经、律、论)75部1000余卷。在寺中写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记载了取经途中各国山川、域邑、物产、风俗、人文等,后来成为世界上研究印度、巴基斯坦及至中亚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自19世纪起,已被英、法、日本等国翻译、注释和出版。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了贮藏经卷,倡议修建佛塔,得到唐高宗李治资助而筑建。佛塔由玄奘亲自设计,其风格基本依照印度的建筑形制和风格。大雁塔初建时为5层,高60米,砖表土心。唐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重建佛塔,增至10层,后改为7层。唐明宗长兴年间(930-933年),又进行重建。现在塔高59.9米,塔基座东西45.9米,南北48.8米,高4.2米,底座与塔身总高64.1米。塔体呈方形角锥状。塔身及枋、斗、拼、栏额均为青砖仿木构砌成。每层砌有突出的砖柱,形似开间,四面有砖卷拱门,整个塔体匀称美观。

沿塔内设置的木梯盘旋而上,可达塔顶。整个建筑庄严古朴,造型简洁,是唐代建筑艺术的杰作。塔底层西面石门楣上,保存着唐代建筑图案和佛像等线刻画,据说出自唐代名画家阎立本和尉迟乙僧的手笔。塔南门东西两侧砖龛中,嵌有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唐高宗李治撰写的“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由唐初书法家楮遂良书写,碑石完整,字迹秀美清晰,碑额、碑侧及碑座刻有蟠螭蔓草花纹及天人舞乐等浮雕,为唐代遗世名碑,是书法艺术珍品。尤其是西石门楣殿堂图,阴刻宽幅华丽殿堂,中坐讲经说法如来,面部、衣纹一丝不苟,回廊斗拱清晰可辩。这为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和建筑艺术提供了宝贵史料。

大雁塔为何以雁名塔?据说源于印度佛教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印度摩揭陀国有个寺院的和尚属佛教中的小乘派,小乘派吃荤,但只吃三净食(既吃雁、鹿和水牛三种肉)。有一次,他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肉了。一天,寺里做饭的僧侣因没有肉而发着牢骚。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他急忙说:“今天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充饥了,菩萨应该是知道的。”话音刚落,只见一只大雁从空中坠落在面前。众僧大为惊愕,以为是菩萨显圣,于是就在大雁落下来的地方建塔葬雁,以感谢菩萨,故称此塔为“雁塔”,玄奘在去西天取经时,路经印度摩揭陀国,见到这个寺院的五级浮图(浮图即塔),名叫“雁塔”,而长安大雁塔就是仿造印度这座雁塔形式而设计的,所以叫“雁塔”。

大雁塔地处长安风景秀丽的晋昌坊。这里南望终南山峰,近临曲江、杏园、乐游原等名胜。清澈的曲江池水从寺前潺潺流过,构成一幅花卉环周,烟水明媚的动人画面。因玄奘高僧在此译经藏经,因此颇负盛名。古时每逢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长安人都到这一带水边祭祀,以求消灾得福,实际是一个春游饮宴的活动。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乐于到此揽胜。特别是文人学士,更热衷于相聚于此,抒发情怀。唐代诗人杜甫、高适、岑参、白居易等都曾登塔赋诗,传为佳话。

到唐代中期,“雁塔题名”曾风靡一时。当时科举取士,进士科最难考中,录取者甚少,有的考中进士的人兴奋之余,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雁塔下。这种偶然之举竟广为后人仿效,进而被皇家所推崇,当时,中进士的人先在曲江池设宴庆贺,后到大雁塔下题名。当时这里专门设有“题名屋”。可惜在北宋神宗年间,塔内发生火灾,这些唐代进士们的题壁也因此消失。白居易在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年)考中进士,当时只有27岁,在同时考中进士的17人中,他最年轻。在得意之余,挥笔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的诗句,将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大雁塔是西安古城的标志建筑和旅游的主要景点。到西安市旅游的人,都愿登塔眺望,俯览西安古城风貌。大雁塔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塔建筑,欣赏研究大雁塔,能使人联想起中国的古塔简史。

中国古塔是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出现的一种为佛教服务的建筑。我国最早的佛塔是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建在河北省南宫县的普彤寺塔和在洛阳建的白马寺塔。这个时期的古塔以木塔为主。唐宋时期,开始建造砖塔、石塔,现存最早的砖塔是北魏正光元年(520年)的嵩岳塔。现存最早的石塔是隋大业七年(611年)建造的山东历城四门塔。宋代出现造型精美的铁塔,现存最早的铁塔是铸造于五代南汉大宝十年(967年)广州光孝寺内的东西塔,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江苏镇江甘露寺铁塔、山东济宁铁塔。明清时期铸铜塔之风盛行,现存四川峨眉山的铜塔、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的双铜塔,具有铸造精美、造型独具的特点。北宋庆万年间(1041-1048年),在山西洪洞广胜寺建造中国最早的琉璃塔-飞虹塔,雕饰富丽,雄伟美观。中国古塔以其挺秀优美的姿态,点缀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的是纪念性的佛塔,有的是属于坟冢的墓塔,有的作为导航引渡的标志,有的为军事城镇起到望敌情的作用。从中国古塔的造型和结构来看,有的是雄伟高大的楼阁式塔,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84米,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塔,而南京宏觉寺地宫的鎏金喇嘛塔仅高0.35米,则是中国古塔中最低的一座。古塔有单座、双塔,也有群塔。河南少林寺内塔林为220余座,宁夏青铜峡的塔林为108座,山东泰山灵岩寺墓塔林共167座。

中国古塔是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其历史悠久,造型奇特,雄伟瑰丽,现存近万座,遍布于祖国大江南北,记载了历代政治文化和艺术的历史,点缀了祖国的锦秀河山,成为人们游览欣赏的名胜古迹。慈恩寺中大雁塔


慈恩寺中大雁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灵隐寺的传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