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隐寺的传说

(2011-08-25 09:33:24)
标签:

济公

印度

灵隐寺

宋体

南方增长天王

分类: 游记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杭州最大的佛教寺院,也是全国十大名刹之一。相传326年有个名叫慧理的印度和尚,因慕西湖之名而来杭州,见到这里峰峦突起,白云飘渺,怪石嶙岣,洞壑幽深,很像印度的灵鹫山,不觉惊讶地叹道:“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复尔耶?”意思是说:“这是我们中天竺国灵鹫山下的小峰,怎么会飞到此地来呢?佛祖如来在世时,灵鹫山多为仙灵所隐之地,看来这地方也将成为佛国佳境了。”此后,他便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将眼前这座山峰称作飞来峰。

灵隐寺为我国禅宗名刹,佛教信徒素有“朝普陀必先经灵隐”的说法。历史上灵隐寺规模最大要数五代吴越时。因国王钱弘黜崇信佛教,重建殿宇,当时灵隐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僧徒三千人,宅房一千三百多间。南宋时,香火旺盛,成为禅宗五山之一,号称“东南第一山”,为“西湖第一名胜”。

天王殿左右分列着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他们手持的法器通过谐音和联想分别象征着“风调雨顺”。手持青锋宝剑的是守护南方的增长天王,“锋”和“风”同音,增长的意思就是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持剑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手弹琵琶而没有弦,需要调音,表示“调”的是东方的持国天王,他要用音乐感化众生,皈依佛门。守护北方的多闻天王,手擎雨伞显示“雨”,伞是用以制服魔众,保护众生财产。而手缠龙的西方广目天能用净水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众生,他是群龙的领袖,使众龙顺从于他。每年春节过后,苏杭一带的百姓来灵隐寺烧香,祈求四大天王保佑来年有个好年头,能“风调雨顺”。殿内那尊“皆大欢喜”的大肚弥勒佛正以“迎客僧”的身份恭候游人。背靠弥勒佛,手执降魔杵的是护法神将韦驮菩萨。古印度神话说他是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起“威镇三洲”的作用。按佛教寺院规矩,韦驮面朝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意为执法护法,驱除邪魔。这尊韦驮像高2.5米,是南宋初期用整块香樟木雕刻而成,佛身可以一块块卸下来,不用钉子重新镶嵌装配,是现存寺中最古老的一尊佛像。

大雄宝殿是座单层重檐三叠的歇山顶建筑,高33.6米,仅比天安门城楼低0.1米,其规模之巨,在国内佛教寺院中并不多见。大殿上方悬挂的“妙庄严域”是著名书法家张宗祥所写,“大雄宝殿”是中国书法泰斗西泠印社社长沙孟海所书。殿中佛祖释迦牟尼,相传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净饭王的儿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创立了据说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被佛门弟子尊称为释迦牟尼。佛像用24块香樟木雕成,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木雕坐像。佛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头部微向前倾,双目有神,特别亲切。佛像的全身为贴金,共花去黄金86两之多。殿内两厢站列“二十诸天”,他们是掌管日、月、星、地、水、电、火、雨、风、雷等天神。西侧第一尊是阎罗天子,传说是地狱的统治者。东侧第一尊是裟竭龙王,掌管海洋水利。其他还有日宫天子、月宫天子、鬼子母神、监牢地神等,他们手执法器和兵器,是神通广大的象征。殿后蚨坐的是“十二圆觉”,意为“圆满的觉悟”。东西排列的是:文殊、普眼、贤首、光音、弥勒、净音;西面排列的是:普贤、妙觉、善慧、善见、金刚藏、威音,他们都是佛祖的大弟子。大雄宝殿有十二圆觉这样的部局,全国仅有灵隐一寺。

药师殿是1993年重建的。原殿毁于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殿的横匾是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的手书。殿内供奉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左右分别是手托太阳象征光明的日光菩萨和手托月亮象征清凉的月光菩萨,全称为“东方三圣”。药师佛与释迦牟尼佛、阿弥勒佛同存于不同的空间,代表东、中、西三方空间世界,故称“横三世佛”。药师佛曾发过十二大愿“要让在世的人们除去一切病痛,身心安乐”,所以人们也常称他消灾延寿药师琉璃光佛。左右两边是药师佛的十二位弟子“药童”。按中国的习俗,给他们配了十二属相的图案。游人属什么就直接找他让他给你开张延年益寿的“药方”。

云林藏室是收存灵隐寺珍藏的地方,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竹禅和尚画的济公像,仔细看济公的眼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的双眼总是盯着你的。济公在灵隐寺出家,是高僧瞎堂法师的徒弟。他惩暴恶,护贫弱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历来视为罗汉的化身。灵隐寺珍藏济公像,可见灵隐寺的立场。惩恶扬善本是佛家的本色,他们虽然把自己隔在围墙之内,沉浸在晨钟暮鼓声中,但还是正视着人世间的善恶,有着人们共有的爱憎。

  走出灵隐寺,人们会发现灵隐寺的造园艺术,归结为一个“隐”字。一般的寺院,前面往往比较开阔,以炫耀法门的气派。而灵隐寺却处在群峰环抱的峡谷中,雄伟的北高峰作为寺的靠山,高峻挺拔的飞来峰成了秀美的前屏,一泓清泉流贯寺前,使得“灵山、灵峰、灵水、灵鹫、灵隐”浑然天成,使人恍如置身于仙灵所隐之地。难怪平生酷爱山水的宋朝诗人苏东坡在游灵隐寺之后,吟咏出“最爱灵隐飞来孤”之句。灵隐寺的传说


灵隐寺的传说

灵隐寺的传说

灵隐寺的传说

灵隐寺的传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