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干部回老家住两天”的利弊分析

(2010-01-21 12:05:16)
标签:

老家

利弊

家乡

心得体会

李仲彬

巴中市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让干部回老家住两天”的利弊分析

 

    杨光志


 
    因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严重,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前日在巴中市二届人大六次闭幕会议上要求全市副科级以上的干部每个月必须回出生地住两天以上,并要向所在单位写个人心得体会。据悉,此举受到大多数干部的拥护。1月19日《成都商报》

 

    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有心了,他通过在巴中市二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与一些边远的农村代表、教师代表等进行交流,顿悟出一个好招,要整治乡镇干部走读现象,使他们工作更加用心,更加为父老乡亲服好务,就得让他们每个月回老家住两天。这种领导执政风格,有没有拍脑袋决策的随意性,且不去说它了,反正基层政权,就是老大说了算,所有部属任其揉捏,至于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或者合不合相关法规,先搁置一边。

 

    那么,具体分析一下“回老家住两天”这一招的疗效会如何?笔者认为,有利有弊,其利:这是一颗亲情大补丸。国人讲究绿叶对根的情意,回老家住两天可使乡镇干部获得乡情的震荡、泥土气息的洗礼,可生出为家乡做实事的欲望。谁不愿衣锦还乡,谁不愿在父老乡亲面前露脸,当年的老电影《人生》里一曲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让在城里打拼没给家乡争光添彩的高加林羞愧难当。心若在,梦就在,近乡情怯,这孝道呀、感恩呀等文化的力量大着呢。笔者家乡就有句民谣:黄家路、蔡家桥,余良哥有几只烂船摇。说的是黄姓的县委书记为其家乡修了路,蔡姓的县长为其家乡修了桥,副县长叫姚余良(后来升任人大主任),为其傍水的家乡造了电站添置了小船。依据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之理,这些基层当权者们为老家造福,也算是为这块辖区做下了实实在在的惠民之举。而这,无疑也便是李仲彬书记想当然期待的效果。

 

    而其弊:首先,这叫官药不灵寻民间秘方。说明行政体系中的法纪约束力已很难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所以需要文化的力量来感化,从管理思路上,是一种哄而不是逼,党的“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已需要“求求你回老家住上两天吧”来哄来诓,才能有一点点形式上的“继承和发扬”了。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干部吃国家俸碌,行公仆之事,凭什么要用哄用诓才能令其干点正事实事?其次,没有药引子何以显药效。与“回老家住两天”配套的监督措施何在?仅仅是向所在单位写个人心得体会,那就太好糊弄了,几句心得体会谁不会写,就算不会写还不会抄吗?那些作风漂浮的走读干部们可以一边像去农家乐郊游般,到老家炫耀一番锦袍官车,一边令秘书炮制几篇“情深意切”的、“痛感家乡急待国家巨额拨款加速建设”之类心得体会来交账,李书记,美文共赏,你且慢慢读去吧。其三,借回老家大补丸行扰民谋私之便。说不定更有脑袋瓜灵光的乡镇干部,他不游玩不炫耀,而是借机发展家族势力谋私,想方设法上项目,全部给老家亲友承包,培植走狗奴才,造成类似阜阳官场那种局部家天下的腐败重灾区,此种走偏,又将如何避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