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俗人的心态品咂“施恩图报”

(2010-01-22 21:05:40)
标签:

施恩

索恩

俗人

好事

李贤贵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以俗人的心态品咂“施恩图报”

 


    杨光志

以俗人的心态品咂“施恩图报”


    “我曾救过他们一命,现在我有困难,他们应该站出来帮帮我。”昨日上午,怀揣“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见义勇为道德模范”奖状的李贤贵申请低保没着落后,突然想起7年前自己从江里救起3个孩子,决定向这3个被救的孩子“索恩”,帮助他渡过暂时的难关。(1月20日《重庆晨报》)

 


    常识告诉我们,做了坏事要有报应。而这位可爱的李贤贵却告诉我们,做了好事也应该有报答,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显然,我们面对的不是一个圣人,他在生活窘困面临难关的时候,甚至在遍寻强援无果之余,将希望寄托于“索恩”,他记忆的思绪闪回到7年前自己做过的一件好事,救过3个儿童,于是,“我救过他们,他们应该帮我”,他有点不好意思,但似乎也理直气壮。

 


    在此,我们不得不在酣享道德圣乐、饕餮大爱美宴时,面对一些怪味异物的侵扰:做好事是有价且可储存的吗?价几何?储存有效期多少年?被施恩必须图报吗?如何报?报多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先贤说了一个比喻,那么“涌泉”换算成人民币应该是多少——我以俗人的心态如此品咂。

 


    之前,作为社会对好人好事的鼓励手段,我们曾看到这样的新闻,为了鼓励见义勇为、鼓励义务献血尤其是鼓励学生行为向善,有一些地方呼吁或者尝试了“道德银行”的举措(比如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社区2002年1月7日创建了全国首个“道德银行”):将所有参与的“道德储户”所做好事按一定标准打分存储,并按“道德币”的多寡进行年度“分红”奖励,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各种评优评奖。这种将“做好事可得回报”、“做好事能够扬名”的“谋私利”心理,以一种社会学意义加以肯定,虽饱受争议,却也不失为一种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新模式。李贤贵的索恩,以及其他一些“请你表扬我”的新闻,算是从行善者的角度向这一新模式的主动对接,不同的是,李贤贵不是图虚名表扬,而是希望求得金钱物质上的实质回报,因而也更富争议性。

 


    同样,替被救孩子的家长们想想,在多年以后,当事人蓦然发现,原来自己还欠下一笔良心账,这使当事人顿时产生了有可能会被邻里熟人指戳脊梁的道德焦虑,并由此产生一些生活困扰,最起码,当事人不敢轻易说“NO”,他必须面对一种交易,为当年自己的孩子被救埋单。而当做好事变成可兑现的交易时,它还是一件义举吗?

 


    还有,按照能唤起我们怜悯底线的常识理解,我们做慈善救济的对象一般针对孤、寡、老、幼、残,所帮扶的额度也都遵循“救急不救穷”、“管一时不管一世”的原则,我们走在街道上遇到乞讨者,也会从其身体是否残疾到丧失劳动能力、所诉的可怜遭遇是否可信,来决定我们是否出手相帮。

 


    所以,作为俗人,我想说的是,李贤贵的索恩,首先是可以理解,毕竟生活在社会底层,能获得救济保障的门路有限,不是被逼无奈,估计也不会开这个口,毕竟,7年都过来了,李贤贵也并没有索过恩。其次,是要找一找自身原因,应该说,你将自己的日子过得那么糟糕,责任多半还在自身。我们这个国家,目前是处于和平时期,而且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莫非,它竟会让一个无病无灾身体健壮之人生存有忧吗?你的这个难关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最后,我要说,哪怕是捆绑于施恩前提下的索取回报,也须有一个度,且建立在索恩对象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最主要的解决困难的办法,还得通过自已努力,加上户口所在地政府、街道组织等的援助,估计就应该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