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能给慧眼 让购房者洞悉雇人抢购骗术

(2009-04-07 15:08:36)
标签:

房产

骗术

慧眼

乱象

刚性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谁能给慧眼 让购房者洞悉雇人抢购骗术

 

    杨光志

http://blog.cqnews.net/attachments/2009/04/43878_200904071458081EWNJ.jpg让购房者洞悉雇人抢购骗术" TITLE="谁能给慧眼 让购房者洞悉雇人抢购骗术" />

    在北京市朝阳区东八里庄的一个居委会里,张大妈近日又开始忙起来了,同往年一样,她又接受了东四环几个待销楼盘的邀约,组织一批老年人到几个售楼中心“签约”,一天管吃喝还净挣50元。据介绍,她们有时还要到国贸春季房展会上演“订房”,前台签单,后台拿钱走人。(4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假扮的“买房人”煞有介事地“制造”热销,这不是北京的首创,今年早些时候,武汉、深圳、上海……许多房开商都玩过这样的招式,花钱雇人排队,假签约,在媒体上编造发布虚假信息,什么“开盘售罄”、什么“客户蓄水”、什么“捂盘制造稀缺”、什么“假降真涨”……一系列营销功法层出不穷。这些脱胎于江湖狗皮膏药吆喝的“伎俩”,利用了客户的从众心理、买涨不买跌心理、过了这村没这店的担扰心理,不讲诚信,将三十六计之“瞒天过海”、“笑里藏刀”、“趁火打劫”、“欲擒故纵”、“假痴不颠”……等等发挥到了极致,骗倒一个算一个。

 

    对于这种表演,其做“托”的张大妈也好,幕后导演的房开商也罢,判断其行为不道德以及违反商业竞争法规,是很容易的,而剖析这种非法竞争促销手段能够屡现且不受打压的深层原因,则令人担扰,因为,房产市场的病态乱象,带着它与生俱来的霸道作风,从来就没有一天健康过,从来就是房开商自弹自唱弄得鸡飞狗跳吐沫横飞的过程,购房者不被忽悠也被搅得七上八下牵肠挂肚揪心费神,而被忽悠了则更要承受“谁叫你不睁大双眼”、“贪小便宜挨宰活该”等令人郁闷甚至悲伤的自怨自艾。在房产这一利益链条上,房开商绑架了政府公权、大众传媒翻云覆手,而房产需求者成案板上的肉无奈待宰的局面一直存在。

 

    没有谁给慧眼,普通市民又如何能识破诸如雇人抢购的骗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娇宠,媒体对房产广告的过度依赖,使房产市场更显妖雾迷漫波谲云诡,看这几天的新闻便如堕五里雾中,这厢有专家说,刚性需求带动楼市回暖(4月6日《人民日报》《专家称刚性需求带动楼市回暖,存量消化需时日》),那厢又有学者说,房价还可拉腰砍下一半(4月6日《重庆晚报》《社科院专家预测:我国城市房价将回落40%至50%》),面对熙来攘往中疑是自说自话的各方神仙,观望中的购房者究竟该听谁的?怎一个“乱”字了得的局面,注定了那些属于“刚性需求”的购房者,只有两条路走——要么成为付出一生血汗供楼的房奴;要么眼巴巴地望着城市里如森林般茁壮成长的空置房,成为炒房游戏的局外人。

 

    因此,套用当年的一句流行诗句“我想大海都翻了 干吗要怨一只船呢?”张大妈的演出,只是翻了的大海露出来癫狂的那只船,而默许切不可将房价唱衰的各地方政府“当家公仆”们,才是最该出面来厘清这个乱象的责任人。作为公共资源分配者和公共福利提供者,地方政府本应在避免楼市“崩盘”和让“畸形牛市”降温之间,保持高度清醒,小心动用公共政策,防止向市场发出错误信号。若政府与地产商过分惺惺相惜,暗递秋波,任由房价高企,加大贫富差距,那么房开商“制造热销”的忽悠骗术将不会终止,而中低收入的市民就永远只能望房兴叹。

新闻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09-04/06/content_226877.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