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这东西……

(2009-02-11 12:58:25)
标签:

一份

世相

守护神

家产

熊振林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钱这东西……


    杨光志

http://blog.cqnews.net/attachments/2009/02/43878_200902111251491xYav.jpg
    拿过2月10日的《重庆晚报》一读,从头至尾,大都闪现着“钱”的影子--政策:“商务部认为政府发放消费券可行”、市场:“节后重庆房市成交量全国第一”、薪水:“金融国企老总年薪280万封顶”、奖金:“森林守护神获奖金”、开支:“借读费换马甲收”、借贷:“为还两千元寻朋友十年”、交易:“朝天门经营户多刷一万多元寻找顾客退还”、重罚:“18中教师‘捞外快’”、世相:“下了车忘记八千现钞在卧铺”、讨论:“结婚由男人买房理所当然”、“离婚时股票缩水怎么分”、案情:“‘香港人’咖啡厅骗财”、“‘杀人恶魔’熊振林愿倾尽家产保命”、趣闻:“猪和奶牛放屁要交税”、甚至连广告都是“家庭财富共管理”……当年的一首流行曲不禁响在耳边“是谁,制造了钞票……”钱这东西,真的太神奇了。


  钱是一面镜子,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住,钱这面镜子前的世相百态,确实太丰富,人品在钱面前,瞬间便显了高下。比如在森林守护神李美成那里,他在每天报酬不到1.1元的待遇下,却为500多亩、万余棵200年以上古树守护了40年,他所获的1万多元奖金,算是愚公感动了上帝后的迟来的微薄补偿,闪耀着的,是他“爱树像爱命”的执着,是那种看淡金钱功用之后的心灵享受。而在熊振林为保命而愿卖几处家产的“努力”中,我们看到,钱这个身外之物,若不能附着在自身之上,便啥也不是了,这里隐含的寓意,确实值得贪财者警醒。


    都就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实诚,当钱意味着活命之时,钱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应该说,可怕的不是钱,而是贪欲,是一种对于钱的贪得无厌的占有态度。爱钱不是错,但得守“钱规则”,不能为了钱而成为拜金主义者。


    这样的规则,有其基本的要求,比如在普通老百姓那里,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能为攫取钱财而不择手段,也不能在获取钱财后为富不仁,纸醉金迷,纵欲无度;在经营部门,是不能见钱眼开,见利忘义,多刷了卡,便怎么也要还,这既是对法律的敬畏,也是对做人原则的坚守,而那个为还朋友两千钱而找了朋友十年的李梦,也以同样的诚信道德力量,让人心生感叹;监管部门,不是你的,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捉到了要杀头,方悔陷身钱眼拔腿迟……


    愿我们都能在迷人眼的钱面前,保持一份清醒,没有洋洋得意的夜郎式的炫耀,没有心怀鬼胎的旁门左道,没有对收获的功利主义的渴望,在浓艳场中保持一份淡泊之守,于纷纭境中捍卫一份镇定之操。总之,让钱沿着“钱规则”的坦途流通,做钱的主人而不是做钱的奴隶,让“钱途”与“前途”的两难选择变成双赢正和博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