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大代表“客气”的原因分析

(2008-04-17 22:29:26)
标签:

人大代表

重庆市

宪法

政府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人大代表“客气”的原因分析

杨光志

人大代表“客气”的原因分析
    “这个报告很好,我谈谈我的体会……”这类“谦虚”的语言,不应该出现在代表的监督履职中。昨日,在今年首次人大代表培训班上,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办公厅主任艾智泉提醒代表:人大代表监督政府,就是要多提意见,不需要太客气。(《时代信报》4月17日)


    人大肩负着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之责。代表既称代表人民说话,就要千方百计使自已的声音实现有效表达,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倘一味与政府“客气”,把自己摆在下属的地位,言必称“学习了报告之后,我深受鼓舞”一类自贬身份之话,无异于忘记了自己的代表职责。说重一点,是对宪法的忽悠。

人大代表“客气”的原因分析
    面对政府官员,一些人大代表之所以表现得过分“谦逊”,其原因多种多样。首先在于人大代表产生的某些程序,还缺少与选民充分沟通的环节。在一些地方,代表名额是按人头性别年龄行业区域分配,力求使代表结构上体现一种相对的平衡。而代表产生的过程,被很多单位视作荣誉奖赏。由此选出的代表,就不可避免地看重这样的荣誉地位。部分人大代表无力说意见,害怕说意见,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言为谁代言。其次,部分人大代表对自身角色的认识有误区,以为自己出席人大会议,其目的是来“学习提高”、上传下达;乃至哭穷要钱、显摆炫耀、捞取政治资本的……于是发言就多是空话、套话、客气话。甚至有个别资历老一些的代表,每每心不在焉,看报闲聊打瞌睡。将庄严的人大会场,变成了歌功颂德、务虚抬轿的场合。“今天天气哈哈哈”,发发言举举手,说说听报告的心得,一团和气……


    而更深层的原因,是害怕多说反对意见成为个人仕途升迁的障碍。在这方面,以前有过“前车之鉴”,让人心有余悸。由此催生出欺下媚上不正之风,人大代表的履职权力被主动放弃,这是官场不良生态对人大代表权利意识的侵蚀与阉割。

人大代表“客气”的原因分析
    对政府官员的履职报告“不客气”,不意味着代表个人说话方式的“刻薄”,或者故意要成为“刺头”。人大代表的畅所欲言可以是义正词严的,也可以是语重心长、娓娓道来的。只要代表坚信自己表达的意见是正确的,真诚的,反映了选民的意愿,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说出来。要知道,你所监督的人民的政府,是由人民代表大会授权而产生的,你所说的每一个建议、每一条反对意见,都是为了让你的“委托人”更好地倾听人民的心声。“对政府不需要太客气”,这只是人大代表角色归位的小小一步——让政府习惯于听到人大会议上的吵闹与异议,让人大代表习惯于讲出自己的真诚意见,只有有了这样的角色自觉,才能走出“聆听报告”“汇报体会”的误区,不负人民的重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