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锅底不违规 如此表态有点轻率
杨光志

12月5日,重庆市质监、检验检疫、卫生三部门负责人作客新华网谈食品卫生,有网友提问重庆火锅店的锅底有没有质量标准?有关负责人表示,重复使用锅底是重庆火锅的传统习惯,不应与使用潲水油划等号,重复锅底不违规。(《重庆晚报》12月6日)

重庆火锅誉满全球,其强大的生命力,是基于其麻辣味道与“一团和气”的食用氛围等颇受食客欢迎,还中间,有饮食文化的惯性作用,有食客的心理接受底线在起作用,重复使用火锅底料之所以长期为本地食客普遍接受而未引起众怒,盖因市民对“锅底越熬越香”说法的认可,又有“高温即可消毒”的常识撑腰,基于此,政府相关部门屈从于本地传统饮食习惯而长期认同这一行为,至少在本地民意那里,还不认为是渎职或懒政。但民意无厚非不等于相关部门可以长期不作为。重复使用火锅使某些疾病通过唾液、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的可能性,至少从理论上说是存在的,“有关负责人”在一个与市民交流“食品安全问题”的场合表“不违规”之态,从善意理解,这或许是基于“孩子是自己的好”而对本地优势产业的一种本能卫护,从政府责任的角度挑刺,则似乎还有值得商榷之处。

代表政府的声音不能太轻率,传统并不都是对的,要与时俱进。重复使用火锅底料是个只可暂时容忍但不可发扬光大的民俗,就像我们没米没油时选择野菜果腹,没衣没裤时选择树叶缠身,没砖混房里选择茅屋,没代步工具时选择步行…………一旦条件许可,重复使用锅底即会由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取代。如果以“官方声音”将一个“疑似陋习”合法化,恐怕不是善政良方,引来一片质疑声也就难免了。
从科学卫生、营养均衡以及不浪费的角度来看,中国整个饮食传统都有应该改变的地方,比如国人的“食不厌精”习惯、同锅同桌大家伸筷的合餐制习惯、喜欢吃野昧岔味的习惯……等。站在卫生的角度,分餐制应该是最好的,现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等地不少饭店都在积极提倡分餐制,但重庆地方文化讲究兄弟伙抱团,重庆饮食文化中火锅是品牌,推行分餐制实为不易。但也可以看到一些渐变情形,就如以前说“烟酒不分家”,现在没人将强行发烟作为公关手段了,以前举办家庭聚会怕朋友“见外”而不敢设置公筷公匙,现在也渐成时尚了——从吃饱到吃好是必然的,从要味道到要健康也将是大势所趋,文明变化常在悄然不觉之间。如何将重庆火锅品牌与科学、规范、卫生的用餐方式接轨,是未来重庆饮食文化应该重视的问题,而在此之前,最好不要为本地品牌讳,将“传统”与“不违规”的通行证轻易发出,以免误导公众,弱化了政府公信力不说,还壮了黑心店家的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