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界最大古石龙群 保护还是商业利用

(2007-10-16 15:56:10)
标签:

时事评论

邯郸

世界最大

古石龙群

保护

商业

利用

分类: 时事评论
 

世界最大古石龙群 保护还是商业利用?

 

杨光志

世界最大古石龙群 <wbr>保护还是商业利用

 

    河北邯郸县三陵乡陆续开掘的一大九小共十条石龙,被国家文物研究院专家团认定为世界上体形最大、时代最古老、结构最复杂的石龙。目前,河北邯郸县正在对这些“古石龙”进行开发性保护,拟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龙文化景区。目前,以保护石龙为目的的龙文化保护馆已经建成。(新华网10月14日)
世界最大古石龙群 <wbr>保护还是商业利用 
    一个地方拥有历史遗迹或是民族文化遗产,是这个地方的幸事,依托自然或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贝,做成特色产业,以此拉动地方经济。河北邯郸县所进行的“开发性保护”工作,希望让世界最大古石龙群在吸引眼球的基础上,再能换来收入,做成地方靓丽名片,又致富一方百姓,当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开发与保护本身是一对矛盾体,无论是“开发性保护”或是“保护性开发”,不能成为纸面上的文字游戏而不改其破坏本质。为什么一些环保爱好者一听到开发就联想到破坏,这是我国许多地方的确存在开发一处死一处的恶例而导致的“敏感后遗症”,在急功近利目的下对家园的掠夺性消费成为常态,有的将这些资源交由一些引资来的企业打理,在“你帮我发展我帮你发财”的思路下,任其将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做成赚钱游乐场,对其破坏后果不闻不问;有的因其行政区划不同,开发目的不同,而对山脉河流自然行走方式进行各自为政的铁丝网和切刀式改造,使景观与生态系统崩溃;有的贪图外面世界的美丽而盲目“拿来”,舍自家金饭碗不用而迷信欧陆风、现代派之类,将传统文化意味破坏殆尽……

世界最大古石龙群 <wbr>保护还是商业利用

    对古石龙群这样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产等的保护一旦假以商业化利用的目的,也不能不让人警惕,会不会将这些遗迹遗产变为换来收入的“道具”,只顾圈地卖钱,而忽视了其应该被保护的核心事实。具体对河北邯郸古石龙群而言,要注意的是,其一、对这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不能进行自以为是、矫揉造作的人工改造,为追求旅游功能而增加一些破坏自然协调的建筑设施,损害其自然龙脉、肌理,或者画蛇添足地将龙形人为加工得“完美”,或者为顾及游人观赏便利而对古龙形体断足砍手;其二,开发出来暴露在人们眼前必然带来自然风化及人为毁损的问题,为此要加大保护力度,注意做减法而不是只顾做加法,要注意拯救与修葺;其三、既称“龙文化保护馆”,其文化的意味就要有其权威性与专门特色,为调和众口、讨好最多观众而重复许多旅游景点“贪多求洋”、“千人一面”的老路,最后不土不洋、不伦不类,失却本色古韵而沦落成一堆文物垃圾。

世界最大古石龙群 <wbr>保护还是商业利用

附:天下第一龙,位于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龙群共5条最长的369米,高2。5米,宽3米,每节1米左右,龙爪形象逼真,深埋于15米的土层中,土中可见海洋生物排泻物,有关专家一致认为,此石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龄最古老、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古龙,专家考证与赵王陵修建有关,有的地质专家甚至估计:古龙上层的地貌约有50万年,古称五龙岗.目前尚无资料记载它们的年代与用途. 在其一旁的卧龙潭也叫罗敷潭,传说是神龙戏水处,也是罗敷投潭自尽处,罗敷是赵国的美女,许配赵王的侍臣王仁,赵王见后欲占为己有, 罗不从,纵身潭中.唐诗人李白在游此地后写下五律一首:
              行歌入谷口 路尽无人跻
              攀崖度绝() 弄水寻回溪
              云从石上起 客到花间迷
              淹留未尽兴 日落群峰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