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市是否宜居 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2007-08-29 19:13:49)
标签:

时事评论

城市

宜居

厕所

文明

分类: 时事评论
 

城市是否宜居 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杨光志

城市是否宜居 <wbr>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利用世行贷款705万美元,我市去年到今年底要改建233个居民区和背街公厕。近期改造的公厕不仅在硬件上“升级换代”,而且有许多人性化的设计让市民如厕时更“轻松”,也更安全。(《重庆晨报》8月29日)

城市是否宜居 <wbr>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几天前,《天大的小事》作者王力来渝传经,将其借移居海外之便用镜头采集的西方城市各类“宜居细节”隆重推介了一番,市委书记汪洋将《天大的小事》推荐给我市市政管理者,作为城市管理的“好教材”。事隔几日,即听到这样一个新闻,看得出我市城市管理者不乏学习精神、不缺反应能力,其拿来为我所用的实践速度也让人欣喜,重庆追赶与超越国际先进城市的步履匆匆,值得期待。

城市是否宜居 <wbr>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民谚说“有样看样,无样看世上”,人家已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捡来就用,多划算啊,只要有“利为民所谋”之心,不愁没有施政为民的落脚点。这不,重庆将如厕问题升级换代,从名称与国际接轨到蹲位的男女平等,从视觉上使用标准色到嗅觉上不再臭得很……一系列人性化细节设计,体现了政府改善民众生存质量的亲民意识和人文情怀,是“民本”观念彰显,更是城市文明可感可知的具体嬗变!

城市是否宜居 <wbr>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滴水映蓝天,寸草显春晖,不是所有的进步都需要大手笔、大阵仗,当我们向一座城市追问宜居度的时候,最直接的幸福感觉不是来自“大动脉”的温度,而是“末梢神经”的痛痒。市中心的某座“XX之最”的高楼大厦,是城市的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宏观品质,是官方拿去与他国他城比拼名号的面子,但它不是市民的幸福感觉,市民的幸福感觉来自细节,来自衣食住行的基本满足——吃的穿的不太劣质,住的能购到自己财力可承受的经适房,出行方便,路上没有少盖的下水道口……这样的细节,当然还应该包括“拉撒”这种说起不雅却无法回避的小事。

城市是否宜居 <wbr>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任何文明城市的品质生活都离不开细节的积累。对于一个眼神的怀念可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对于一个伤疤的记恨可导致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对于那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纤巧易感之心灵,一个细节即足可让他(她)对这个城市产生亲近感或厌恶感。注重细节发掘美感,就是实现“诗意地栖居”的开始。

城市是否宜居 <wbr>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重庆在如厕这件“天大的小事”上,有关部门终于表现了一种关注细节的姿态,那么,可不可以继续放大这一思路,一通百通,主动出击呢?我们相信,只要思路通了,就一定会有妙着纷呈,继而将这一思维扩散到百姓的衣食住行诸多方面——譬如,人行道上的盲道是否被车辆占用?市民投诉市政问题的政府热线电话,是不是有问必答?城市公共交通指示牌,会不会让外地人犯糊涂?深夜时分,机场码头火车站的出租车会不会宰客?等等。只要我们时刻牢记,站在“民本”的立场去分配公共资源,为城市增添更多人性化的设施,把小事做细,做“绝”,做漂亮,这样,也许真的有一天,我们就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城市是否宜居 <wbr>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城市是否宜居 <wbr>从如厕感觉开始追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