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光志的一篇时评的诞生——一稿、二稿、三稿、四稿、最后定稿。

(2007-08-09 18:05:29)
标签:

时事评论

民工

棒棒

力哥

解放碑

分类: 时事评论
 

杨光志的一篇时评的诞生——一稿、二稿、三稿、四稿、最后定稿。


贴于此就教于各位方家:恳请各位狠下刀子剖析、赐教

杨光志的一篇时评的诞生——一稿、二稿、三稿、四稿、最后定稿。

 

(第一稿)

 

《民工不食嗟来之食》

 

杨光志

 

    一个出生就决定了一种人注定生来享福,而另一类人注定颠沛流离、命途多舛,这是城乡二元结构送回之原罪,这是民工与生俱来的困境。民工们一根棒棒,一身健子肉,流自已的汗,吃自己的饭,其中也不乏能工巧匠,智者高人,他们的双手筑铸起山城的脊梁!他们的双肩扛起了百姓的便利!他们的智慧是这个城市锦上添花的丝线!他们中还有不少是“舍小家,为大家”作出了牺牲的移民,生存难、发展难、子女受教育难、人格受歧视、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和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无时不在困扰着他们的生活。而我们为他们做了些什么?

 

    8月7日,《重庆晚报》一则《解放碑商场不准力哥歇凉》的新闻又一次刺痛了我们。试问,可曾有哪条法律法规会支持这样的“不准”和“驱逐”,但这样的事实就是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了,为什么?民工连在商场银行门口歇凉这样一点可怜的公民权利都没有了,其反映出的民生多艰,悲情沉重,反观城市人的傲慢与偏见昭然若揭,其虚伪与庸俗显而易见。

 

    现代法治社会,法律赋予每个公民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人格尊严权。对如此肆无忌惮恃强凌弱的霸道行径,哪怕被污辱与被损害的民工无力表达愤怒,有责为其代言的媒体一定要对此坚决地说不!——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或者,民工对于解放碑商场和银行的无理驱逐,只能回避忍让,这种表面上的服从,不代表他们认同这样的侮辱歧视,他们的无力反抗“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听任这样的冷暴力歧视成为常态,无异于助纣为虐,等到问题成堆,量变到质变,两极分化到畸形,就是中国之耻、社会之痛,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关爱民工常常被一些政府官员喊在嘴上,可现实呢?想当初,城里人一本正经地为发起一场“棒棒”更名为“力哥”的善举,但两年过去,民工的生活现状最终以自己的无奈拒绝了“力哥”这种称谓的一厢情愿赠与,这场源于城市上等人贵族恩赐心态的更名秀矫情而做作,那种只是“嗟,来食吧”姿态下的睥睨傲视,不是民工真正想要的,既没对民工的称谓歧视有所补偿,也没有对民工的生存感觉产生积极影响,一种不平等心态下示惠卖好的道德效力会大打折扣,而“棒棒”最终也就没能成为城里人道德自我完善的道具。

 

    同情心是人性之基本,所有指向民工的关爱善举,没有人人平等的民主心态,民富国强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问问我们内心,我们可曾真的对民工们平等相待了,我们真把他们当作“哥”了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设身处地,推已及人,平等相处,同舟共济,才是健康的心态,而以救世主自居,别人不会领情,但对民工的善待,不能期望城里人水中月镜中花般的道德自律来实现,而要从体制层面实现以民为本,让人民快乐,“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不是缘木求鱼,而要有的放矢,具体到民工这一人群,就是要降低就业门槛,加速劳动力转移步伐,让农民工尽快摆脱身份印记,提供法律救济,畅通民工维权渠道,完善民工社会保障机制,包括最低工资标准与工资发放到位的监管,等等。

 

    切实改变民工“二等公民”地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这种强弱之势不改,民工永远生活在底层,这是不正常的,不合理的,也不是一个现代社会应有之象。

 

(思索:标题与正文不符,文字乱,想说的话纷至沓来,情绪化的铺陈,各段落同意反复没有逻辑推进,“说理不够呐喊来凑”是我的老毛病了,对一些理性公共话题,抒情显得单薄。再来——)

 

(第二稿)

 

《警惕对民工的冷暴力歧视》

 

杨光志

 

    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差别长期存在,民工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困境与生俱来。生存难、发展难、子女受教育难、人格受歧视、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和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无时不在困扰着他们的生活。8月7日,《重庆晚报》一则《解放碑商场不准力哥歇凉》的新闻又一次反映出这种社会之痛,凸显出对于民工的冷暴力歧视已无处不在。民工连在商场银行门口歇凉这样一点可怜的公民权利都没有了,其反映出的民生多艰,悲情沉重,反观城市人的傲慢与偏见可谓肆无忌惮,其恃强凌弱的霸道心态可谓登峰造极。试问,天底下会有哪条法律法规可以支持这样的“不准”和“驱逐”?这与当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人格侮辱何异?

 

    或者,被污辱与被损害的民工们对于解放碑商场和银行的无理驱逐,只能回避忍让,这种无力表达愤怒的表面上的服从,不代表他们认同这样的侮辱歧视,他们的无力反抗“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作为政府相关责任部门,如果听任这样的冷暴力歧视成为常态,无异于助纣为虐,最终会导致私欲横行,道德滑坡,人心向背量变到质变,贫富两极分化进一步畸变,这与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显然背道而驰。

 

    民工已是城市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我们目前进行的统筹城乡试验的重要一环,民工的生存感觉是测试这个社会公平正义与否的最好试纸。想当初,城市人一本正经地发起一场“棒棒”更名为“力哥”的善举,但两年过去,民工最终以自己生活状况的无奈拒绝了“力哥”这种称谓的一厢情愿赠与,这场源于城市上等人贵族恩赐心态的更名秀,矫情而做作,看似示惠卖好,其骨子里“嗟,来食吧”的睥睨傲视仍然存在,使其道德效力因此而大打折扣,而“棒棒”最终也就没能成为城市人道德自我完善的道具。

 

    对民工的善待,不能期望城里人水中月镜中花般的道德自律来实现,而要从体制层面实现以民为本,与民同乐,“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不是缘木求鱼,而要有的放矢,具体到民工这一人群,就是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要责成强势部门真正能作为民工的后盾,提供法律救济,畅通维权渠道,让民工能以法律为盾强力维权,包括对上述歧视事实的责罚不能缺位;同时,要降低就业门槛,加速劳动力转移步伐,让民工尽快摆脱“农民”的身份印记;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包括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与保证工资发放到位的监管,包括为民工子女教育提供便利……等等。切实改变民工“二等公民”地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思索:此稿对于“商场不准民工歇凉”的怒斥有点过了,如“人格污辱、助纣为虐”等,不够客观,部分用词过于“愤青”状,“向我们的处境发问”还不够理性,因之,推倒再写——)

 

(第三稿)

 

《让民工真正体面的路径不是改变称谓而是改善处境》

 

杨光志

 

    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差别长期存在,民工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困境与生俱来。生存难、发展难、子女受教育难、人格受歧视、精神文化生活匮乏和社会保障缺失等问题无时不在困扰着他们的生活。8月7日,《重庆晚报》一则《解放碑商场不准力哥歇凉》的新闻又一次反映出这种社会之痛,民工以汗水甚至血泪的付出促成了城市的繁华,却换不来一点借地乘凉的公民权利,其反映出的民生多艰,悲情沉重。有网民因此而怒斥城市人的傲慢与偏见:天底下会有哪条法律法规可以支持这样的“不准”和“驱逐”?这与当年“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人格侮辱何异?

 

    笔者清楚地记得,就在两年前的这个时候,重庆以市长呼吁为由发起的一场为棒棒更名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取了无数名字候选,最后“力哥”胜出,郑重其事地送交“劳务办”——其营造的“往来皆兄弟”的恩爱氛围,似乎一时间让人有了“环球同此凉热”之感。两年后,这场基于提升城市人文精神改善文明生态的初衷而体现的关爱并没有落地,民工最终以自己生活状况的无奈,无力领受“力哥”这一称谓的一厢情愿赠与,使这场单方面的善举,演变为一场秀逗——源于城市上等人贵族恩赐心态,看似示惠卖好,其骨子里“嗟,来食吧”的睥睨傲视仍然存在,其道德效力因而大打折扣,“棒棒”最终也就没能成为城里人道德自我完善的道具。

 

    回到“对民工在商场歇凉说‘不’”这个话题,因为天气热,民工们或许会在商场银行的冷气中滞留得久一些,因为手持棒棒的形象,商家或许会嫌其有碍观瞻,进而甚至还因棒棒的贫困标签而产生不安全的联想——恐其“饥寒起盗心”,这种民工被城里人当作盲流或流氓防备着的貌似合理性,以最大的善意理解,我们或许可借用赵本山一句忽悠台词——“你跺你也麻”,换了你是商场银行管理者,恐怕也会有此整肃门脸使之光鲜之心。因此,对于没有义务担负普济众生责任的商家而言,责之过甚,难免靶标失准。

 

    跳出对社会弱势群体理应悲悯的惯性思维,理性看待民工这一人群,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群体一定程度的“可怜”背后的“可恨”情状客观存在,其结构成份复杂,文明理念缺失,法制观念淡漠,导致的给城市添乱甚至破坏的事实一定存在,肯定是让城市管理者觉得不堪重负而必然警惕的部落人群,从另一角度而言,民工自觉融入城市文明生态建设的主人翁态度,也是我们要呼唤与倡导的。

 

    民工何以成为继乞丐被设立禁讨区限制生存领地之后的又一人群,与其生存困顿的现状有关,而改良造成这种困顿的现实环境,才是釜底抽薪的本质关爱。称谓上的美化无助于民工社会地位的提升,口号式的关爱也不能解除这一群城市边缘人的尴尬。在这一社会进步的互动中,相互的理解非常重要。作为城里人,要有对民工为城市民展作出巨大贡献与牺牲的感恩之心,要有对同居一方水土,无论贵贱而各以不同方式谋生的同业敬重之心,要以众生平等的宽容之心,来善待我们的农民兄弟。作为政府官员与城市管理者,要有比更改其称谓更迫切的实质关爱——这就是切实改善民工的生存处境,正如在这具体措施方面,来自广东的对拾荒者收编的举措或能给我们以启迪,即便限于条件不成熟而不能实施大规模的收编,起码也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速民工身份印记的转变,要责成强势部门真正能作为民工的后盾,提供法律救济,畅通维权渠道,让民工能以法律为盾强力维权,包括对上述歧视事实的责罚不能缺位;同时,要降低就业门槛,加速劳动力转移步伐,让民工尽快摆脱“农民”的身份印记;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包括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与保证工资发放到位的监管,包括为民工子女教育提供便利……等等。切实改变民工“二等公民”地位,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民工的生存感觉是测试这个社会公平正义与否的最好试纸。什么时候,当民工群体真正能以农民变市民的第一拨人群,从外形到身份标签都能比肩城市居民,在商场门口不再是渴求一份卖力的活计,到银行门口能够大声武气砸出一沓钞票“今天存一万”——真正解决了底层民生困境之时,城市与民工都渴望的体面与光鲜,就不用兴师动众千呼万唤而自然到来。

 

(思索:此稿基本思路应该比较客观了。但对于当年“更名”的评价依然过火,且字数较多,显得啰嗦,必须删字。再来——)

 

(第四稿)

 

《改善民工处境才是本质关爱》

 

杨光志

 

    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差别长期存在,民工颠沛流离、命途多舛的困境与生俱来。8月7日,《重庆晚报》一则《解放碑商场不准力哥歇凉》的新闻又一次反映出这种社会之痛,民工以汗水甚至血泪的付出促成了城市的繁华,却换不来一点借地乘凉的公民权利,其反映出的民生多艰,悲情沉重。

 

    笔者清楚地记得,就在两年前的这个时候,重庆以市长呼吁为由发起的一场为棒棒更名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取了无数名字候选,最后“力哥”胜出,郑重其事地送交“劳务办”——其营造的“往来皆兄弟”的恩爱氛围,似乎一时间让人有了“环球同此凉热”之感。而事后,民工最终以自己生活状况的无奈,无力领受“力哥”这一称谓的一厢情愿赠与,使这场基于提升城市人文精神的初衷而体现的单方面的善举,并没有落地。

 

    回到“对民工在商场歇凉说‘不’”这个话题,商家因民工的衣着不光鲜而嫌其有碍观瞻影响购物人群心境,进而甚至还可能产生不安全的联想——恐其“饥寒起盗心”,这种将民工当作盲流或流氓防备着的貌似合理性,以最大的善意理解,我们或许可借用赵本山一句忽悠台词——“你跺你也麻”,换了你是商场银行老总,恐怕也会有此整肃门脸使之体面之心。因此,对于没有义务担负普济众生责任的商家而言,责之过甚,难免靶标失准。

 

    跳出对社会弱势群体理应悲悯的惯性思维,理性看待民工这一人群,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一群体一定程度的“可怜”背后的“可恨”情状客观存在,其结构成份复杂,文明理念缺失,法制观念淡漠,导致的给城市添乱甚至破坏的事实一定存在,肯定是让城市管理者觉得不堪重负而必然警惕的群体,从另一角度而言,民工自觉融入城市文明生态建设的主人翁态度,也是我们要呼唤与倡导的。

 

    民工何以成为继乞丐被设立禁讨区限制生存领地之后的又一人群,与其生存困顿的现状有关,而改良造成这种困顿的现实环境,才是釜底抽薪的本质关爱。在这一社会进步的互动中,相互的理解非常重要。作为政府官员与城市管理者,更要以具体措施来提升民工地位,在这方面,来自广东的对拾荒者收编的举措或能给我们以启迪,即便限于条件不成熟而不能实施大规模的收编,起码也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加速改变民工“二等公民”的尴尬地位。民工的生存感觉是测试这个社会公平正义与否的最好试纸,什么时候,当民工群体真正能以农民变市民的第一拨人群,从身份标签到衣着外形都能比肩城市居民,在商场门口不再是渴求一份卖力的活计,到银行门口能够大声武气砸出一沓钞票“今天存一万”——真正解决了底层民生困境之时,城市与民工都渴望的体面与光鲜,就不用兴师动众千呼万唤而自然到来。

 

(思索:总体看来,上述稿子均有文字过于啰嗦的毛病——长句子让人读起来费力,刻意辞藻华丽使有些句子过于生硬显得矫情,文诌诌带来的一种陈腐酸臭、竭力拨高的做作姿态在我的文字长期存在,只能寄望于以后慢慢改变了。)

 

(最后定稿,不是我改的,是编辑老师改的。)

 

城市商场为什么不爱“力哥”?

杨光志

  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差别长期存在,民工缺乏社会普遍尊重的困境似乎与生俱来。8月7日,《重庆晚报》一则《解放碑商场不准力哥歇凉》的新闻又一次反映出这种社会之痛:民工以汗水的付出促成了城市的繁华,却连在城市商场门外借地乘凉的公民权利都换不来,其反映出的民生多艰,令人感慨良多。

  就在两年前的这个时候,由媒体发起的一场“为棒棒更名”的活动,曾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并得到王鸿举市长的高度评价。市民网友为此取了无数供候选的名字,最后“力哥”胜出,郑重其事地送交“劳务办”———其情其景,不由让人顿生“环球同此凉热”的错觉。

  回到“对民工在商场歇凉说‘不’”这个话题———商家为何拒绝“力哥”借地纳凉?其原因不外乎因“力哥”们衣着褴褛而嫌其有碍观瞻,可能影响购物人群的心境。进一步揣摩,甚至有人还可能对其孔武的身躯产生不安全的联想,恐其“饥寒起盗心”。这种将民工当作流氓防备的心态貌似合理。有人会说:“换了你是商场银行老总,恐怕也会有此整肃门脸之心”。因此,对于有义务保卫商场安全而无义务大庇天下寒士的商家而言,责之过甚,难免靶标失准。

  然而在这里,市民当初齐心协力替“棒棒”正名的义举就变成了一种反讽:我们曾投入了巨大的热情,甚至我们自己都被这种热情所感动了。我们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地位,替一个明显弱势的躯体呐喊、呼吁、争论,以求还他们一个尊严的称呼。我们做到了,棒棒变成了“力哥”,听上去有了几分绅士意味乃至“技术含量”;之后我们便慷慨地将这一廉价“名号”赠予了那些在街头的风雨与烈日下讨生活的农民工兄弟,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善事———然而,这究竟改变了什么?此举与提高农民工的尊严有何关系?在商场保安的眼中,在银行经理的眼中,棒棒或者力哥,两者并无半点区别!

  所以,不论是普通市民还是城市管理者,如果真的希望让弱势人群获得普遍的尊严,首先应着眼于改善他们的生存条件,放大他们的社会话语声音;人的尊严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地位予以保障———在这方面,来自广东的对拾荒者收编的举措或能给我们以启迪。民工的生存感觉是测试这个社会公平正义与否的最好试纸,什么时候,当民工群体从身份标签到衣着外形都能比肩城市居民,当他们在商场门口不再是渴求一份卖力的活计,到银行门口能够大声武气地说“今天存一万”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收获应有的尊严———否则,你即便让肩扛棒棒、汗流浃背的力哥人人脖子上都吊上一根金利来领带也无济于事。其实你去问一问那些在车站码头遍地找活儿的农民工兄弟,人家真的不在乎你叫他棒棒或是力哥。

 

 (思索:本定稿将话题切口放小,以平实的语言论述一个比较小的观点,使文章所担道义变小,但更易读,“让肩扛棒棒、汗流浃背的力哥人人脖子上都吊上一根金利来领带也无济于事。”——非常形象的语言。)

 

 

 

附一篇,重庆同行对本题的相关评论(来源:红网)

 

“商场不准力哥歇凉”的傲慢与偏见

 

徐晓

 

    平日,力哥们常在解放碑各商场、银行门口,扎堆免费享受清凉。昨日,各个大门已不见力哥们的身影,他们多数“转战”到阴凉的墙根下。8月以来,解放碑各商场和银行开始集体对力哥免费纳凉说“不”。(8月7日《重庆晚报》)

 

    重庆素以火炉著称,去年更是遭遇了百年未遇的特大干旱。这几天,正是高温猖獗之时。昨日,120急救指挥中心首次发布中暑统计数目:根据全市各急救网络的急救报告统计,从前日早上8点至昨日下午4点,共发现中暑病例10例,多发生在大渡口、渝北两区。患者多是户外工作者、老人和心血管等慢性病患者。

 

    高温天气下,在企业工作的员工都有高温补贴,也有各种降温措施。而这些长年在户外工作的力哥是没有丝毫福利的。他们最大的降温方法也就是在大商场的门口“借”点冷气来享受一下“福利”。而现在这项“福利”却被商场领导人为取消了。据一位商场保安说,商场领导认为力哥进商场或围聚在门口,会影响顾客购物。这是什么理由?这是强词夺理、荒唐无比的理由。重庆力哥几百万,他们进城打工又不是一两天,他们以前没有影响商场购物,当他们给重庆的繁荣包括商场的繁荣做出了贡献的今日,他们却成了影响购物的多余的人,成了不受欢迎的人。这不但令人伤心而且令人无比气愤!它表现出商场领导对力哥的傲慢与偏见。

 

    其一、不让力哥进商场是对力哥的公开歧视。力哥者,重庆人俗称“棒棒”也。是重庆山城地形所衍生的一群特有的体力劳动群体。重庆是山城,山高路不平,城市居民购物自己搬运极不方便,而力哥的出现方便了城市人的购物。力哥不怕苦脏累,他们既方便与帮助了城市人,他们依靠体力干活也养活了一家老小,也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的体面与尊严。但总有那样一些城里人,他们对力哥总是看不惯。这种看不惯表现出城市人天生的一种对农村人的傲慢与偏见。而这种傲慢与偏见的根源来自与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农村的贫穷与落后。

 

    其次、不让力哥进商场不但伤害了力哥,也损害了商场自身的形象与利益。如前所述,因为城市人的傲慢与偏见导致了商场做出了愚蠢的举措,表面看似乎商场门口清净了,没有了衣着不光鲜的力哥,来往的都是衣着光鲜亮丽的城市人。好看是好看了,但商场此举已经失去了信誉与民心。任何商场都必须视顾客如上帝,所谓来的都是客,尽管力哥不是直接的顾客,但他们有可能是潜在的顾客,他们也是其他顾客所需要的人。商场如此势利的做法无异于向世人宣布,他们是嫌贫爱富的,他们的公益形象将大打折扣。

 

    其三、不让力哥进商场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国策与城乡统筹直辖市的政策。新一届党中央十分关心民生问题,倡导一切都应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倡导一切都应“以人为本”。即以此次重庆高温天气下的民生关怀,地方政府也做得非常具体到位。如开放人防工程方便市民纳凉,给企业职工增加高温补贴等等。国家已于6月7日正式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城乡统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庆要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城乡统筹发展,这个任务既光荣又艰巨,需要全体重庆人的共同努力,当然也包括城市所有大小商场全体员工的努力。但我不解的是解放碑的商场为什么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做出了与基本国策格格不入的事来?往小里说,这是小家子气,是眼界不高、胸襟不宽的表现;往大里说,是妨碍了城乡统筹的伟大事业。

 

    两千多年前孟子与齐王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对话:“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他于是得出了“与民同乐”的结论。商场的空调理应为所有的人开放,让所有来商场的人都感到无比快乐,这才是“与众乐乐”,这也才是商场正确的经营之道。

 

[稿源:红网]
[作者:徐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