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温26摄氏度 为什么是提议不是棒喝
杨光志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公共建筑夏季空调温度不得低于26摄氏度。国务院主要领导提出,在办公室不要穿西装,穿衬衫和T恤就可以了。《新快报》6月7日


夏日炎炎,办公室空调正吹送着凉爽的和风,来自国务院办公厅的一声“限温在26摄氏度以上”的温柔提醒似乎正当其时,不过且慢!原来这类似的建议,早已在2005年就由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过。一晃眼两年过去,此通知落实得怎么样了?没有相关统计,但从目前再度升级“提议”加高层“发话”看来,这项要求的执行情况显然并不理想。其原因大概有二:一因浪费成习惯,认为多费点电算不上个事,加上罚不责众,继而不了了之;二是被要求的对象主要是官员。而且是有相当级别,办公条件比较上档次的官员(贫困地区县级以下政府机关哪有什么空调呢?),那么,在操作上难免就有“刑不上大夫”的顾虑,提要求的人束手束脚,被要求的对象自然就不会理睬你——“你算哪挟菜啊?”
“适当的空调温度既节能,又环保,更利于健康,何乐而不为呢?”一种“要求”想获得尊重与被采纳,大概也就只能采取这样的劝导口气。“穿衬衣和T恤就可以了。”好一副慈祥温和宽厚仁爱的长者姿态,好一句心细如发体贴入微的关照。在这样的语句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穿西装革履会成为官员的一种职业习惯?其一,是上行下效,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官员们那怕无力从思想上领会组织意图,至少在一种形式上与上级保持一致,是官场中最安全的策略;其二,是因为官员的会议及应酬太多,在这样的场合他需要这样的“行头”,倘不如此不足以体现派头,他来不及脱,加上空调凉风习习,他更担心脱下会感冒。如果是一个奔波于基层的官员,那满头的大汗足可令他就算有西装也没机会穿了。


推行新政只能用提议与呼吁的方式吗?对待这些高高在上,正襟危坐的官员们,我们是不是太“温良恭俭让”了点,机关病之患已近膏肓,各类浪费之巨可谓触目惊心,这从近日中央强力打压楼堂馆所“豪华衙门”即可见一斑,那些“儿卖爷田不心疼”的败家子们,为了“形象”,烧起钱来可一点也不含糊,动辄购买几十万的小轿车,动辄送几十万的礼品,动辄高档烟高档酒大吃大喝,动辄新马泰欧洲美国南非豪华游……重灾区还很多,可不是提议就能见效的,不动点真格,只会养痈贻患。更何况空调节电关乎能源,就更让人揪心,因为有些能源不可再生,想起南堡油田的被发现除引起欢呼之外,更有人肉疼得不行,连称“暂缓开采”,可知能源之珍贵。


小处倡节约,严格出效能,将建议改为严令,将提醒改为棒喝,将“一般情况下”更细化为“具体什么情况下”,将“原则上不要”确定为刚性的“一律不许可”,将突击检查改为经常巡检并伴以处罚细则……方能令行禁止!